这十年,我在云南真好”系列报道之一:爱归红土地|苏嘎特·拉特纳瓦克(斯里兰卡):从媒体人到高校老师乐享云南
编者推荐
新时代十年,开放云南魅力提升,不同国家的朋友们在这里共创美好生活、共建幸福家园。七彩云南,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世界。如今的云南,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道路四通八达,汽车、火车、飞机畅行国内外;人们安居乐业,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即日起,刊发外国朋友在云南的故事,一起分享四海皆兄弟、爱归红土地的情谊。
苏嘎特·拉特纳瓦克(中)
我叫苏嘎特·拉特纳瓦克,来自斯里兰卡。2016年,有着近20年媒体工作经验的我来到北京,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僧伽罗语频道工作了4年。我与云南的缘分开始于2017年,当时我以媒体人的身份参加了南亚东南亚国家商品展暨投资贸易洽谈会,去到了昆明、曲靖等城市,对云南印象深刻。
2020年,云南大学开设了僧伽罗语专业,我受邀成为了该专业的第一位僧伽罗语外教,再次来到云南。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院长、副院长,僧伽罗语系的老师和学生,以及云南大学国际处一直在支持我,这让我非常开心。在学校,我还经常和师生们一起打篮球。
目前,僧伽罗语系的学生大约有40人,他们都是非常有天赋又努力的青年,与其说我们是师生,不如说我们是朋友。希望我的学生有机会能到斯里兰卡交流和深造,参与到更多的斯中合作中。
在斯里兰卡教育部及相关出版社的帮助下,我和家人朋友一起努力,收集到1000多本僧伽罗语图书并捐赠给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在此基础上,学校成立了“中斯友谊图书馆”,受到了两国广泛关注。现在,很多人找到我,愿意给我们更多的书。我相信,在大家的帮助下,未来图书馆将会有更加丰富的书籍,为中国朋友了解斯里兰卡打开窗口。
在中国的这几年,我看到了中国在经济、教育、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以及为增进国家之间的交流和联系提供的多种方案。中国在国际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去年在昆明举行的COP15第一阶段会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另外,我参与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大型活动报道的经历,也让我看到了中国如何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感谢中国为世界发展作出贡献。
记者 黄议娴编译(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