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参加第九届“一带一路”中德经济合作对话会

2022-09-09 11:32:49
来源:云南日报

  9月6日至8日,第九届“一带一路”中德经济合作对话会暨纪念中德建交50周年交流会举行。7日,云南省受邀参加对话会中德建交50周年科技合作环节交流,这也是我省首次受邀参与该对话会。

对话会现场

  对话会由中国经济联络中心和德国鲁道夫沙尔平战略咨询交流股份公司共同举办,以“中欧、中德务实合作为世界经济增添确定性”为主题。期间,与会代表围绕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合作,医疗、健康、农业等领域的机遇与挑战开展深入研讨。

  7日当天,省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作交流发言,介绍了云南能源产业发展亮点,表示云南将以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深化中德能源合作,欢迎德国朋友和德国企业到云南观光考察,实现能源领域合作共赢。德国瓦克化学集团董事长贺达表达了与云南开展多晶硅和工业铝等光伏产品开发的兴趣。德国萨尔州经济创新数字化和能源部部长于尔根·巴克,弗劳恩霍夫环境、安全和能源研究所所长马提亚斯表达了与中方开展新能源开发和数字化合作、绿色能源研究、科技成果转换合作的期待。

  会期,还播放了省外办制作的纪念中德建交50周年及滇德友好合作视频。

  省外办、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投促局、省投资控股集团、省能投集团相关负责人参加此次活动。

  声音

  中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对外合作交流部主任、博士 张志强:让“一带一路”更加绿色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和沿线国家提供了合作与对外贸易的新桥梁。我们研究发现,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规模不断扩大,能源投资需求持续增加;未来,亚太地区将是基础设施投资的核心区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也将成为全球电力需求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一带一路”合作将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如沿线国家和地区传统行业碳排放量高、能源开发风险大等等。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更应加强产能合作。首先,应加大光伏、风力等清洁能源供电基础建设投资力度;其次,通过调整产业布局,推广生态修复相关技术应用,助力荒漠化治理和生态修复;此外,政府可出台政策,支持绿色信贷、绿色投资等领域发展。德国是“一带一路”西端最重要国家之一,今后也希望我们与德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继续合作,让“一带一路”更加绿色。

  云南省能源局副局长 张春红:加强能源合作 实现互利共赢

  云南清洁能源资源丰富,能源生产历史悠久。早在1912年,云南就建成了中国第一座水电站——石龙坝电站,其采用的西门子发电机至今仍正常运转。

  2012年以来,能源产业不断发展,逐步成为云南省第一大支柱产业,并呈现能源产业基础雄厚、电网技术先进、绿色底色鲜明的特点。

  未来,我们期待与德国加强合作。一是人文沟通交流。建议适时组织德方相关机构和云南省有关部门开展新能源领域的人才培养、智库交流和课题研究,双方共同探索推进新能源共赢合作。

  二是科技创新合作。云南省大规模新能源开发和并网运行,为新能源科技创新提供了深厚土壤和广阔空间。建议双方积极探索并推进在新型电力系统、先进储能、分布式能源、能源环保等领域的创新合作。

  三是推进产业合作。云南以及毗邻的南亚东南亚新能源市场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目前,我们正在加快建设和完善新能源产业链,建议未来我们携手探索推进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等产业合作。

  欧洲航天局官员、德国退役宇航员托马斯·莱特:保护地球从国际航天合作开始

  作为欧洲航天局的航天员,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就多次前往外太空执行任务。我至今仍无法忘记从八万三千米高空欣赏地球的震撼。

  震撼之余,我也开始思考人类与地球的关系,以及如何从太空出发,更好地保护地球。我认为,太空领域的国际合作、信息共享,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手段。为此,欧洲航天局已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展开合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等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保护地球少不了航天事业的支持,航天事业的发展则需要全球通力合作。

  德国萨尔州经济创新数字化和能源部长 于尔根·巴克:我们的大门始终向中国投资者敞开

  萨尔州位于德国西南部,与法国和卢森堡接壤。作为德国主要重工业区之一,长期以来,煤炭、钢铁、内燃机制造等重工业是我们州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为了实现绿色发展、改善萨尔州的投资营商及居住生活环境,我们正积极推动产业转型。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中国新能源企业的进驻,已为萨尔州的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带来新可能。

  我们的大门始终向中国投资者敞开。我们希望与更多中国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也希望更多中国投资者来到德国,来到萨尔州,与我们共同实现绿色发展目标,给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 陈志强:优化创业环境 吸引更多德国企业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全国的经济大省、人口大省。

  近年来,河南积极推动各产业转型与升级,并努力加入全球创新网络,而德国是河南最重要的技术合作对象之一。作为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在高端制造、人工智能、化工新材料等众多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术全球领先。

  在中德建交50周年之际,河南愿意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深与德国在各领域的合作。我们欢迎更多德国企业家、投资者到河南创业和投资;河南将继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为德国企业创造更多便利。

  德国宝马汽车集团董事首席财务官、博士 尼古拉斯·彼得:培育合作伙伴 保障全球“双链”稳定

  我认为,要实现最大限度减少碳排放,不是某一个国家的责任,我们相互关联、相互需要,应该加强合作。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速,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研发和制造方面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中国也是宝马在德国之外最重要的生产、研发基地。随着德中合作的不断加深,我们与中国市场有了更多合作。例如宁德时代是我们的合作伙伴,在电动车配件领域开展了深度合作;同时,我们与长城汽车合作建立了合资企业,共同探索汽车未来新能源发展方向,实现汽车零排放目标。今后我们会通过不断创新、扩大汽车工厂在中国北方地区的布局,实现汽车电动化,转型成为低二氧化碳排放车企。同时,我们也欢迎中国新能源企业的加入,共同开发氢能源汽车,成为下一代汽车转型先行者。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伙伴和合作非常重要。希望世界各经济体携手合作,一起保障世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宝马愿成为产业合作的积极搭桥者、参与者。

  记者 韩成圆 王靖中/图 富张明玥(云南日报)

编辑: 徐腾延
云南参加第九届“一带一路”中德经济合作对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