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筑牢绿色能源“压舱石” 开创经济“多轮驱动”新局面

2022-08-23 15:02:09
来源:云南网

  能源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性、基础性产业,8月22日,从“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绿色能源专场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绿色能源综合保障能力系统增强、协同发展格局总体形成,跃升为全省第一大支柱产业,绿色能源的名片更加亮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了云南贡献,成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在边疆民族地区最生动的实践。

能源产业实现跨越发展

  这十年,是云南能源百年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高、发展成效最好的时期:全省能源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约9%,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8000亿元。2018年,全省能源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2019年达到1300亿元,较2012年几乎翻了一番,占全省GDP比重达5.6%,能源产业跃升为全省第一支柱产业。2021年,能源工业占全省GDP比重提升至6.2%,支柱地位持续巩固增强。今年上半年,全省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7.3%,高出全省GDP增速3.8个百分点,能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2.9%,居重点行业首位,充分发挥了能源在全省稳增长中的“压舱石”作用。能源产业的跨越发展,促进了全省经济结构与产业格局深刻变革,开创了全省经济“多轮驱动”的新局面,支撑了全省综合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突破。这十年,通过项目引领、攻坚克难,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成效尽显,成为云南干流水电站投产最多的十年,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糯扎渡、黄登、观音岩、鲁地拉等12座“大国重器”相继投产发电,多项技术和指标实现重大突破,创造“世界第一”,尤其是白鹤滩水电站,是当今世界单机容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站。全省水电装机由3499万千瓦提升至7820万千瓦,装机规模居全国第二,全国排前10位的水电站,云南有7座。金沙江、澜沧江两大水电基地基本建成,有效改善了电力供应结构,大幅提升了电力供应能力。

  新能源开发全面提速,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由153万千瓦提升至1278万千瓦,增长7.35倍,未来3年还将新增5000万千瓦。截至2021年底,全省电力总装机达到1.06亿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超过9000万千瓦,是2012年的2.5倍,电力供给能力和质量不断提升,绿色能源优势不断扩大。同时,不折不扣完成西电东送任务,十年来,全省发电量从1745亿千瓦时增长到3765亿千瓦时,年均增长8.9%;全社会用电量从1316亿千瓦时增长到2139亿千瓦时,年均增长5.5%,自用电比例提高到57%以上,实现了从发电送电大省到发电用电送电大省的转变。南网区域年送电量从418亿千瓦时增长到1473亿千瓦时,增长3.5倍,最大送电负荷从946万千瓦增长到4085万千瓦,增长4.3倍;送南网区域累计电量达1.1万亿千瓦时,送华东区域累计电量近1300亿千瓦时,西电东送累计送电量超过1.2万亿千瓦时,占全省全部清洁发电量的一半,减少东部地区标煤消耗近4亿吨,减排二氧化碳近10亿吨,有力促进了我省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有力支持了东部省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节能减排,有力保障了国家能源安全。

  绿色能源成为亮丽名片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绿色能源成为彩云之南的亮丽名片,通过大力发展水电、风电、光伏等清洁可再生能源,为全国贡献了约14%的绿色能源。全面清理中小水电,退出影响生态环境小水电267座。统筹发展和安全,优化煤炭开发布局,全省产煤区域由14个州(市)优化为3州(市)加4县,生产煤矿单井规模由不足7万吨/年提升至55万吨/年。推动清洁能源消费转型,2019年,在全国率先推广使用国vi(B)标准车用汽油,较国家油品质量升级计划提前了4年;2021年,昆明电力交易中心开出了全国首张绿色用电凭证,实现对每一度绿电的精准溯源。全省绿色能源装机占比超过85%,绿色发电量占比约90%,清洁能源交易电量占比97%,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42%以上,4项指标全国领先,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蓝天保卫战以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展现新面貌作出了突出贡献。这十年,油气产业实现从无到有的历史性飞跃,2013年,中缅天然气管道建成投产,2017年,中缅原油管道和中石油云南1300万吨/年炼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中缅油气管道成为我国第四大能源战略通道,累计输送原油超过5000万吨、输送天然气超过350亿立方米,中石油云南炼油项目累计加工原油超过5000万吨、生产成品油超过4000万吨,昭通页岩气累计产气超过5亿立方米,云南“缺油少气”的历史彻底改变。全省油气管道总里程超过6000公里,原油、成品油、天然气三大管网格局初步形成。2021年,全省成品油年消费量突破1200万吨,年均增长4%;天然气消费量26亿立方米,年均增长18%。油气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为炼化产业链延伸拓展提供了新空间。

  十年来,云南坚持协同发展、科技赋能,云南建成了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特性最复杂、电力最绿色的省级异步送端大电网,构建起“省内交直流并联运行、国内多回直流远距离大容量输电、国际多个方向送受电”的电力跨省跨区优化配置格局。全省电网网架结构、智能化水平、安全可靠性、供电保障能力不断巩固提升,有力支持了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开创新局面。

  电力体制改革全国领先

  这十年,始终坚持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全国领先。始终坚持市场化方向深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创造出“一个唯一、六个率先”的改革亮点。在全国率先组建了唯一的电网公司相对控股多方参与的昆明电力交易中心,率先核定输配电价、率先建立规则完善的电力市场、率先大幅放开发用电计划、率先突破售电侧改革、率先通过市场化方式扩大西电东送、率先开展电力市场信用评价工作,充分发挥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了政府作用。2021年,云南电力市场注册主体超6万家,省内市场化交易电量1490亿千瓦时,累计交易电量超过7200亿千瓦时,占比超过70%,市场化放开程度居全国首位。电力市场化改革迸发蓬勃生机,实现了资源高效配置,保障了可再生能源最大限度消纳,支撑了绿色铝硅等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提升了全省产业链价值链地位。

  全省群众用能水平全面提升,城乡居民人均生活用电量从322千瓦时增长到632千瓦时,接近翻了一番。12个州市48个县(市、区)通管道气,100余个县(市、区)用上天然气。全力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积极开展光伏扶贫、行业扶贫,按期完成“三区三州”、抵边村寨农网改造升级,易地扶贫搬迁实现“房成电通”,独龙江乡35千伏联网工程正式投运,彻底结束了独龙江乡孤网供电历史。全省自然村全部通动力电,农网“两率一户”全面优于国家要求,农村用电实现“用上电”向“用好电”的转变。大力实施用电服务“三零”“三省”举措,降低办电成本,云南电网用户实现“刷脸办电”“一证办电”。能源普遍服务水平持续提升,能源发展成果持续转化为民生福祉,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高,有力支持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迈上新台阶。云南省能源局局长卢文祥表示,迈上新征程,云南能源将加快打造清洁能源基地、新型电力系统先行示范区、能源碳达峰示范区、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融合发展示范区、区域性国际绿色能源枢纽,不断推动绿色能源强省建设取得新进展,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推动云南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记者 杨抒燕 实习生 杨诺(云南网)

编辑: 徐腾延
云南筑牢绿色能源“压舱石” 开创经济“多轮驱动”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