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靖生:把怒江脱贫的故事告诉世界

2022-06-08 10:13:50
来源:云南网

  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中,云南省广大职工和劳动群众与祖国同成长、与时代齐奋进,各行各业先后涌现出大量先进模范人物。追寻劳模的光辉足迹,以“影像记录+口述历史+档案征集”方式,记录、留存、宣传劳模们在云南经济社会建设中奋勇当先、顽强拼搏的人生历程,让劳模精神薪火相传。《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微视频自4月26日起,每周一至两期陆续推出,以劳模精神为引领,激励广大群众争做新时代奋斗者。

由云南省总工会 云南省档案局

联合出品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微视频

今天推出第十二集

  “为人民做一些事情,是记者最大的使命。”为了这个理想,王靖生曾历时半年蹲点采访独龙江乡大雪封山的境况,曾数十次逆行在急难险重的救灾报道现场,他见证并参与了全国“三区三州”怒江的脱贫故事,以手中的笔和相机,记录了人类减贫事业中的这一壮举。

  当记者是王靖生从小的梦想,工作后分配到当地农业局的他勤耕文字,不断给怒江报社提供稿件,“那时,我觉得记者是一个正义的、可以帮助更多人的职业。只要坚持写,坚持看书学习,记者梦是会实现的。”2005年王靖生终于圆了梦想,进入怒江报社从事新闻工作,成为能独当一面的记者。

  2017年5月,王靖生接到怒江州委组织部电话,被抽调到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他进入脱贫攻坚第一线。

  “我知道,中国脱贫攻坚伟业是人类减贫事业中的壮举,不是每一个人都有亲身参与的机会,我很珍惜,也很努力地去做好这份工作,完成这个使命。”为了完成这个使命,他几乎片刻不停。

  从事扶贫宣传工作三年多,王靖生把大半时间用在了进村入户调研上,泸水市称杆乡前进村、福贡县匹河怒族乡托坪村、贡山县普拉底乡禾波村吓嘎斗村民小组等,他跑过的山路加起来有 12000多公里。撰写了10多万字有关怒江脱贫攻坚的文字材料,向世界讲述了怒江的脱贫攻坚历程,为总结怒江经验、做法作出了积极贡献。

  因为工作,王靖生多次缺席颁奖典礼,还因为采访任务,错过了按时晋级副高职称的机会。但王靖生总是把老百姓的发展和孩子们上学的问题挂在心上,他助推了一些村庄的产业培育发展,帮一些学生争取了助学金,王靖生觉得这些每件事,都比个人的事重要。

  “我心中的劳模,做人品行要端正,做事要要干一行爱一行。要对自己的职业充满激情,充满热爱。劳模是一辈子的坚持,一辈子都要做好这个榜样。”

  现在,王靖生再次整理行装上路,投入的乡村振兴的时代大潮中去,用自己手中的笔和相机,记录好、讲好下一阶段的怒江故事。

  编辑 李洁 王莹 胡津滔 吴珺 郭小煜 王梦雪(云南网)

  记者 孙寅翔(云南网)

  海报设计 蔡陈晨 李青骏(云南网)

编辑: 冯雅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