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云南新闻 >   正文

中美驼峰航线故事沙龙 温暖两国民心

2022-05-04 10:54:11   来源:云南日报

  5月初的午后,突如其来的降温让昆明寒意阵阵,但钱局街白云巷的塞林格咖啡馆内依然气氛热烈,“寻找驼峰坠机——53号飞机的驼峰传奇”沙龙正在这里举行。

活动现场

  1943年3月11日,和美国陆军空运总队一同执行驼峰航线运输任务的中国航空公司第53号运输机,在飞越中缅边境的高黎贡山片马丫口(现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片马镇)时,突遇强气流,坠落在日占区一座小山的山洼里,机组人员下落不明。二战结束后,经过多次搜寻,53号运输机终于在1997年1月被找到。云南民间学者戈叔亚,就是发起最后一次搜寻并最先见到飞机残骸的人之一。

  “终于看到那盼望已久的飞机。我随手把背囊一扔,狂叫着冲了上去……飞机比我想象的要大许多……因风化脱落而随风飘动的布质机翼材料,仿佛还在述说当年的辉煌和岁月的沧桑。”滚动播放的老照片前,研究飞虎队、驼峰航线数十年的戈叔亚声情并茂地讲述着寻找53号运输机的经历和80多年前那段惊心动魄的空运故事。

  令人欣慰的是,2002年10月,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美举办“历史的记忆”大型图片展,其中推出了“寻找53号飞机”的内容。当月22日,中国人民送给美国人民的53号运输机美籍机长福克斯铜像的揭幕仪式在福克斯的家乡美国德克萨斯州老布什图书馆举行,中美两国领导人专门为此题词。“在福克斯的铜像前,我见到了福克斯的侄女帕米拉·简爱·史密斯,并与汉克斯(驼峰航线美国飞行员)紧紧拥抱。”说到这里,戈叔亚哽咽了。

活动现场

  台上动情讲,台下用心听。互动交流环节,意犹未尽的听众踊跃举手、积极发言。“我的妻子曾在1999年的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担任翻译,当时,一位飞虎队老飞行员把印有飞虎队标志的帽子送给了她。这顶帽子,我们家珍藏至今。”历史爱好者毕俊辉手捧帽子娓娓道来。云南省飞虎队研究会副会长廖琦玉当场通过微信与参加搜索53号运输机的驼峰航线美国飞行员史蒂夫·库斯克之子迭戈·库斯克视频通话,还讲述当年美国飞行员与中国民众互相竖起大拇指并说“顶好”(相当于英文“best”)的举动的由来。“我在昆明加入了以飞虎队命名的业余橄榄球队,希望以这种形式传承飞虎队为正义事业而战的精神和历久弥新的中美友谊。”生活在昆明中美混血青年丹尼尔说。

  “中国航空公司第53号运输机的飞行和寻找,以及飞虎队及其开辟的驼峰航线,永远记录着中美两国军民的勇敢、奉献和牺牲,书写了中美关系中的伟大篇章。”讨论中,大家表示,任何一段伟大的历史都不应随着时间流逝而被淡忘,值得后人以各种方式纪念和铭记。“在致敬、传颂中美并肩抗战壮举的同时,中美两国相关部门、机构、组织也应该充分研究、利用这段历史,开发利于年轻人接受的文化交流活动,让这份友谊在未来一直延续下去。”

  记者 朱海 文/图(云南日报)

 

编辑: 姚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