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文化基因优势 赋能城市发展
城市是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出现的,既是历史文明的缩影,也是现代文明的承载。城市在不断积累、沉淀、迭代,必然形成特有的城市文化,城市文化又会成为支撑城市发展的无形力量。
一个城市要正确制定和实施文化发展战略,发展文化生产力,必须正确认识全面了解城市文化的内涵和构成。
从表层的物质文化来看,昆明本身就拥有独特的地理风貌,并且留存了很多经典的建筑。比如圆通寺、金马碧鸡坊、大观楼、陆军讲武堂旧址等。
从中层的行为文化来看,昆明是多民族聚居地,相较其余城市,会举办很多民族庆典节日。
从深层的观念文化来看,昆明有着独特的饮食习惯,比如滇味、米线文化、食菌文化等。此外昆明的“春融万物 和谐发展”的城市精神、多民族融合遗留的文化风俗都是深层的精神观念文化。
在昆明的城市文化中探寻那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部分,才能称为文化基因优势。通观昆明的文化优势,主要受三个模块的文化影响,一是少数民族文化,二是古滇文明,三是近代抗战文化。
如何展现城市的文化属性,丰富城市的内在精神对于城市形象的构建极为重要。经过开发和深加工,资源性文化能够转变为资产性文化、形成文化产业,可为一个城市带来财富并成为城市品牌的一部分。为此,需挖掘、整合和利用城市文化资源,通过有效的城市文化经营,为文化资产和文化产品赋予额外的价值。这些文化资产和文化产品,有的可以直接经营,有的渗透会其余行业领域并起到重要的作用。比如少数民族文化是对历史传统和民间风情的承接,是一种高层次的旅游文化。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是昆明文化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
昆明不像大理、丽江、西双版纳等城市可以直接与某个民族的文化对话,第一线感受少数民族风情。但是昆明作为云南的省会城市,拥有更强的人才资源和与一线城市对话的能力,非常适合进行少数民族文化的聚合展示,比如博物馆展览、文化型快闪活动、周边产品的设计开发等。由可开发和深加工的资源性文化转变成的资产性文化,才能发挥昆明的文化基因优势。
汪毓琳(知乎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