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赛事·联动“一带一路”|驶进丙中洛,与村民同乐
11月19日清晨,第五届“一带一路·七彩云南”国际汽车拉力赛(以下简称拉力赛)车队来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镇秋那桶村,为村民送上体育用品并举行助农消费活动,助力贡山农特产品推广与消费。
助农捐赠活动现场 云南日报记者 陈晨摄
“前面急转弯,转弯处有塌方”。翻过孔雀山,沿着德贡线,11月18日,拉力赛车队来到丙中洛镇。丙中洛镇位于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北部,是“三江并流”(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世界自然遗产节点城镇。
去往丙中洛镇途中 云南日报记者 陈晨摄
怒江自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南麓奔涌而下,浩浩江水腾跃三千里入海,却把最温柔灵秀的一面,留在了丙中洛,孕育出一方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
丙中洛镇 无人机航拍,拉力赛组委会供图
秋那桶村北邻西藏自治区察隅县察瓦龙乡,也是云南三条滇藏线之一——“丙察察”的起点,吸引着众多专家学者和探险旅游者。
浓雾之中,车队行驶进入秋那桶村,沿路少量仅存的木楞房和土墙房等民居建筑,独具当地民族风格。群山环抱之中,汉族、独龙族、怒族、傈僳族、藏族等民族在这里和睦共生。
村民载歌载舞欢迎队员们的到来 云南日报记者 陈晨摄
到达村口,秋那桶村和双拉村的怒族、藏族、傈僳族村民载歌载舞欢迎队员们的到来。其中,节目《阿茸姑娘织怒毯》怒族姑娘手中的素色布与身上的彩色布衣对比鲜明,讲述了以怒族同胞为代表的各民族同胞巧手织就美好生活的故事。
村民载歌载舞欢迎队员们的到来 云南日报记者 陈晨摄
捐赠仪式结束后,队员来到秋那桶村怒族风情街农特产品展台前,购买了当地药材、黑松露、蜂蜜、手工织布、野生干菌菇等特产,助力贡山农特产品的推广消费。
贡山农特产品展台 云南日报记者 陈晨摄
据秋那桶村党总支书记余贵林介绍,疫情之后,秋那桶村党总支积极整合各方资源,主动寻找后疫情时代的发展之路,依托两个村办村集体经济企业,通过培训、招募当地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产业项目涉及酒店布草、餐具洗涤服务、特色民宿酒店、建筑工程施工、蜜蜂原生态养殖等领域,形成了短期发展有就业、中期发展有产业、长远发展有教育的良性产业发展机制,循序渐进推动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步伐,各民族同胞生活越来越美好。
“1998年,我从大理来到怒江打工,在贡山县呆过很久。那时候这里没有柏油路,从大理过来需要3天。这里的人踏实、好相处。我留在这里,也在这里一步步成长,还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老队员徐惠枢说。如今,德贡公路已经通车,孔雀山隧道也在加紧施工。这将缩短德贡公路的里程,可以实现公路的全年通车,再也不怕大雪封路了。
怒江 无人机拍摄,拉力赛组委会供图
据怒江州教育体育局介绍,近年来,怒江州依托丰富的户外运动资源,努力打造户外运动品牌赛事。截至目前,已经举办了5届中国怒江皮划艇野水公开赛。怒江州提出“怒江大峡谷国家户外运动公园”项目理念,着力建设国家级的户外运动公园,努力打造户外运动资源博物馆。随着国家户外运动公园理念的提出和规划团队的介入,怒江州年度体育赛事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这个国家户外运动公园可以开展多种户外运动项目,包括汽车集结赛、自行车集结赛、徒步翻越赛、自然岩壁攀岩公开赛、滑翔伞邀请赛、皮划艇赛等类型。”怒江州体育局副局长张雪莲说。
记者 陈晨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