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博事业助推旅游业发展
云南省文化旅游发展新闻发布会7月12日在昆明举行。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各级文旅部门、文物部门坚持一手抓保护管理,一手抓活化利用,推动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成为云南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助推。
近年来,云南加强调查发掘和文物征集工作。截至目前,云南有不可移动文物点14704处,共认定公布四级文物保护单位5019项。“十三五”以来,共完成考古调查勘探项目120项、考古发掘项目56个,祥云大波那墓地发掘、江川甘棠箐遗址发掘先后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通海兴义遗址考古发掘荣获国家2018年“田野考古一等奖”,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成为云南历史文化新名片。“十三五”以来,考古发掘新增出土编号器物3.4万余件。截至目前,全省国有收藏机构有文物藏品42万件套、78万多单件。
云南兴义遗址遗存出土陶器
开展文物维修和抢救性保护。实施文物维修工程,“十三五”以来投入文物保护资金9.14亿元,实施省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工程300多项。配合公路、铁路、机场、水电站基本建设工程,开展文物考古调勘和文物建筑迁建,一大批不可移动文物得到抢救性保护和处理。实施文物建筑修缮、维修和文物环境整治,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生存状况和环境风貌得到极大改善,文物价值得到进一步彰显。同时,积极实施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和修复保养,馆藏文物保存条件得到较大提升。
推进文物合理利用、活化利用。实施云南博物馆群建设计划,推动八种类型博物馆集群和八个片区博物馆群落建设。“十三五”时期,全省有备案博物馆纪念馆161个,较“十二五”末新增53个,到今年6月底增至181个,呈现出文物领域博物馆、国有行业博物馆、民间博物馆共同发展的局面,博物馆已成为人们出行游览的目的地。此外,推动博物馆数字化、智慧化建设,积极推广博物馆展览的数字技术运用,提高了展览趣味性和观众体验度,云南考古体验馆正在建设中。
云南还着力推动文物和旅游融合发展。其中包括,将文物博物馆单位辟为旅游景区景点,推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云南段)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云南段)建设,实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计划。
记者 刘子语(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