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条政策措施为云南文旅注入“强心剂”
4月8日,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通气会,就全省文旅行业贯彻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落实国家14部委《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回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及我省文旅行业纾困帮扶和恢复发展政策措施推进落实情况做通报。
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重视和直接推动下,一季度我省先后出台了两项针对文旅行业的政策措施,一是《云南省关于文旅行业的纾困帮扶措施》(以下简称《纾困措施》),二是《关于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加快旅游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恢复发展措施》),通过宏观政策引导扶持,精准施策,助力全省文旅行业纾困解难、恢复发展。
《纾困措施》和《恢复发展措施》两个文件共提出33条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含金量高、支持力度大的政策措施,在着力提高疫情防控精准性、有效性的基础上,强化正向政策激励引导和多措并举综合扶持,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旅游消费,促进旅游恢复发展。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赵国良介绍,此次出台的《纾困措施》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快。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去年12月初就组织了调研组开展专题调研,深入到文旅行业一线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在此基础上,通过多次征求相关部门意见,于1月29日制定出台了《纾困政策》。从全国范围看,这个《纾困措施》,在全国各省市属第一家,得到了文旅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二是稳。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政策措施体现稳增长的鲜明导向,尽可能保持原有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比如,继续执行缓缴社会保险费,对符合条件的不裁员或少裁员参保缴费文旅企业,继续给予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继续执行保证金返还政策,对暂退80%保证金的旅行社,允许企业补足保证金期限延至2022年12月底等,较好地引导社会预期,稳定市场信心。三是准。准确分析市场主体面临的困难和纾困解困的诉求,列出问题清单,一项一项地分析研究,向有关部门多次征求意见,尽可能将有限的政策效应最大化,有限的帮扶资金用在刀刃上。四是实。《纾困措施》聚焦我省文旅行业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坚持突出文旅行业特点,从“实施以奖代补措施、持续推进纾困解难、强化金融信贷支持、促进文化旅游消费”4个方面提出13条有针对性的纾困帮扶措施。有的是一些创新性、突破性的,比如,在“强化金融信贷支持”方面,提出鼓励和引导银行、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等金融机构,面向文旅企业扩大信贷投放、接续贷款延期支持、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和加大贷款贴息力度;在“促进文化旅游消费”方面,发放不低于1亿元专项文旅消费券、鼓励“云南人游云南”、开展自驾游送油券活动和鼓励旅行社企业拓展多元化消费渠道。
为加快推动《纾困帮扶措施》《恢复发展措施》的落地见效,省文化和旅游厅及时成立了落实纾困和恢复发展政策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按照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的要求,抓紧制定了任务分工方案,全面实行“日沟通、周调度、月通报”制度,强化对内的统筹调度与对外的沟通协作,面向文旅企业加大政策措施宣传解读力度,推动相关政策措施尽快落地实施并发挥应有效益,使市场主体尽早享受政策红利,支持市场主体渡过难关,稳定市场预期,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记者 黄磨西 牟燕红 张顺鋆 谭馨语(云南网)图片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宣传推广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