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牟定非遗“铜匠村”里的匠人匠心

2022-06-15 15:36:15
来源:新华网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县共和镇白塔村,村民因打铜技艺而扬名,因此,该村常被称为“铜匠村”。

  今年60岁的王子兴,是村里家喻户晓的省级非遗传承人,自16岁初中毕业后,他便跟随父亲学打铜。

航拍白塔村(摄于5月10日)。新华网发(牟定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一块块普通的铜板经过镕铜、压坯、组合、初形、组料、氧化处理、漂洗、初加工、细加工、精加工等二十余道工序后,便可成为一件件精美的铜器。

  据王子兴介绍,学习打铜手艺他用了10年时间,如今终于学会了一整套的铜器打制技艺。他的生活总是与铜为伴,终日敲敲打打。

铜炊锅(摄于5月10日)。新华网发(牟定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多年的钻研使得王子兴的手艺炉火纯青,他用铜打制的炊锅、烧水壶、茶壶、盆等器具,工艺精湛、制作精美,深受顾客喜欢。

铜锅(摄于5月10日)。新华网发(牟定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2009年,王子兴让在外打工的儿子回家给自己当学徒。现在,儿子王道华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铜器打制技艺,祖传的手艺传承了下来。

  手工制作铜器,非常耗时耗力,王子兴和王道华两人每年只能制作出200余件铜制品,能打制出的铜炊锅数量更少,订制一个铜炊锅可能要排到3年后。

铜水壶(摄于5月10日)。新华网发(牟定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父子俩希望能把技艺一代代传下去,传给更多喜欢这门手艺的年轻人,尽最大努力让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

  记者 郭正会 李治澄 刘洪亮(牟定县融媒体中心)

王子兴(右)教授王道华铜器锻打技艺(摄于5月10日)。新华网发(牟定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王子兴在制作铜器(摄于5月10日)。新华网发(牟定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王子兴制作铜炊锅(摄于5月10日)。新华网发(牟定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编辑: 李涛
云南牟定非遗“铜匠村”里的匠人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