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峡谷变坦途 ——写在南涧至景东高速公路通车之际
南景高速(南涧至景东)从风光秀丽的无量山和哀牢山间的灰河、川河河谷地带穿越而过,串联起沿线各族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2017年,由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大理白族自治州政府、普洱市政府共同投资建设的全省“五网”建设重点项目之一——南景高速公路开工建设。
2021年2月8日,南景高速有67公里实现分段建成试通车,结束了南涧彝族自治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里程为零的历史,极大地改善了沿线各族人民群众的出行条件,为南涧、景东两县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1年12月31日,全长94.91公里的南景高速建成通车,南涧至景东彝族自治县的行程由原来的3小时缩短至1小时,对完善区域路网结构、打通滇西南地区快速通道、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迎难而上啃下硬骨头
南景高速沿线地形地质条件异常复杂,项目所在区域为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和亚热带雨林气候,公路所经区域生态屏障脆弱、环境保护标准高、水土保持要求严,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地质灾害频发,加之雨季周期长、沿线砂石材料匮乏、桥隧比例高、地形地质复杂、工程施工难度大等困难,对项目建设者们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众志成城,迎难而上。南景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的党建工作思路深深扎根于项目建设一线,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融入隧道掘进、技术攻坚、进度冲刺等急、难、险、重任务中,不畏艰难、勇担重任,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始终保持着一种昂扬的战斗精神和坚韧的战斗意志,势必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南景公司分别成立南涧段和景东段两个现场综合管理工作组,工作组多管齐下,通过盘点剩余工作量、倒排工期、制定目标节点,白天督查检查、夜间施工巡查,实行重点控制性工程按周考核通报等措施,及时进行纠偏,第一时间将困难和问题解决在施工一线,有效推动了项目有序进行。
南涧段宝华1号隧道全长2600米,其中,极端不良地质条件地段长达1000多米。施工掘进过程中发生多次涌水突泥,以及软岩大变形所诱发的初期支护、仰拱、二衬等结构的地质病害频发,病害严重程度在国内外均属罕见。隧道地质复杂程度、施工掘进和病害处治难度,在云南省内同期在建高速公路中也极为少见。面对困难,建设者们边施工、边探索、边处治、边总结、边创新,采用“双初支加大拱脚、加大仰拱曲率、加深仰拱厚度、加强超前和锁脚支护、先抗后让、边抗边让、抗让结合”等措施,有力保证了宝华1号隧道与全线同步建成通车。
K47+500~K72+600段因受前期各种因素制约,直至2020年12月才开始陆续施工,2021年3月全面开工建设,在短短一年时间完成25公里范围内的征地拆迁、路基施工、桥梁架设、隧道掘进等建设任务并实现通车收费目标,困难可想而知。特别是全长2700米的安定3号隧道,2021年1月才开工建设,有效施工时间短。在这样的条件下,需达到隧道掘进单个工作面日均进尺不低于5米,对建设者来说更是一个巨大考验。为此,南景公司通过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压实生产责任、定期进行考核、优化施工工艺、强化工序衔接等综合措施,全体参建者咬定目标不放松,夜以继日不断向前掘进,短短9个月便实现了隧道的顺利贯通,展现了真正的“云南交投速度”。
随着南景高速的建成通车,充分释放了两地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生态优势,为沿线各族人民群众开启了全新的安全、舒适、快捷的出行模式。
打造美丽特色风景
南景高速地处横断山系纵谷区,路线所经的哀牢山和无量山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天然绿色宝库”和“天然物种基因库”,也为打造“美丽南景高速”提供了优越条件。如何保护好沿线的生态资源,让美景一直延续?南景高速结合“美丽公路”建设要求,在设计上以周边特色乡土文化为中心轴,深度融入当地文化景观记忆点,着力打造“民族生态风情长廊”,深度体现“交旅融合”的有机实践。
深冬时节,南涧县无量山樱花谷风景区漫山遍野的冬樱花在茶园里悄然绽放,繁樱绚丽,大片樱花林加上若隐若现的晨雾,构成一幅迷人的画卷。开车行驶在南景高速上,南涧段道路两旁种植有1万余株冬樱花树,一路繁花相送,美不胜收。美丽的樱花大道与周边的无量山樱花谷风景区遥相呼应。
与此同时,南景项目以“构建一条带有民族特色文化印记的美丽高速景观大道”为目标,紧紧围绕设施美、绿化美、路域美的“三美”示范公路建设思路,结合公路沿线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和地域优势等特点,把服务区、立交区、隧道三角区、视觉焦点区作为重点,着力打造色彩强烈、层次丰富的美丽公路,实现了“跳菜之乡”南涧和“黑冠长臂猿之乡”景东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铸就匠心品质工程
“品质南景,初心永驻”。项目建设过程中,以打造优质耐久、安全舒适、经济环保、社会认可的匠心品质工程为目标导向,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
推广“四新”技术,采用全面、系统、科学、经济的工程质量管理理念,贯彻落实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人本化、信息化的管理要求,在施工中创造和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方法,强化过程监督和管理,不断提高南景高速工程质量管理,实现项目建设品质的全面提升。完善组织机构,建立“品质工程”创建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品质工程”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工作。坚持严把质量,从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到狠抓原材料质量控制和试验检测,从推行场站标准化建设及标准化施工到强化工程稽查、巡视、抽检及违约处理力度,全过程高标准严要求。坚持创新驱动,深入推进技术攻关、革新、改造。结合项目实际情况,采用洞内自动化监测、洞外地表沉降监测、山体深孔位移监测等综合监测手段全方位保证宝华1号隧道施工和运营安全;扎实开展山区高速公路高风险路段运行风险全息监测与主动防控关键技术及应用,断裂影响区斜坡—隧道工程体系变形演化机理与防控对策的研究,破解项目建设施工过程及运营阶段的系列技术难题。坚持生态引领,围绕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建设理念,因地制宜开展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工作,坚持最大限度地保护、最低程度地影响、最强力度地恢复,着力打造生态南景。
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全体参建人员凝心聚力、奋楫笃行,克服了征地难、资金难、技术难、工期紧、任务重等系列困难和挑战,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筑就了一条品质路。如今,驰骋在平坦开阔的高速路上,跨越在雄伟壮丽的桥梁上,行驶在明亮畅通的隧道里,置身茶山云海,远眺无量秀色,极目哀牢英姿,人在车中坐,车入画中行,画沿山河绘,曾经的高山峡谷已是一路坦途。
记者 刘德敬 刘永旺 李蓉红(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