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云南新闻 >   正文

2021年春城侨海科创论坛在昆举行

2021-12-27 10:47:47   来源:云南日报

  12月26日,主题为“建设科技创新型昆明 助力昆明高质量发展”的2021春城侨海科创论坛在昆明举行。

  论坛旨在汇集相关专家、学者的智慧与力量,探讨如何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为归国华侨及归国留学人员创造优质的创新、创业环境,助力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以及云南高质量发展。

  活动由云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云南省留学人员联谊会、昆明市科学技术协会、昆明市侨务办公室、昆明市归国华侨联合会联合主办,云南省政协侨联界别委员工作室、云南省侨联新侨创新创业联盟(简称“侨创联盟”)、昆明留学人员联谊会、昆明市侨联青年委员会承办。

 

活动现场 记者 王靖中 摄 

  活动现场,侨创联盟负责人对昆明市创新创业情况进行介绍。据悉,侨创联盟成立于2018年,目前有理事单位100家,涉及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绿色环保、现代服务等多个领域。昆明留学人员联谊会自1993年成立以来,始终围绕助力昆明经济社会发展开展工作,为科技兴昆、人才强市等作出了贡献。

  当天,归国留学代表分享了他们在云南创业、从事研究的初衷,以及近年来迎接挑战、加快发展的心路历程。与会嘉宾还就目前在昆创业的机遇与挑战等问题进行了座谈。

 

活动现场 记者 王靖中 摄 

  【声音】

  云南省侨联新侨创新创业联盟理事长、昆明市侨联副主席孟庆毅:

  “一带一路”倡议及“十四五”规划,为我国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与动力。对于云南省来说,其最大的发展优势是区位。

  12月初,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推动泛亚铁路建设又前进了一步,这为云南与东南亚国家合作发展带来新机遇。

  此外,随着2022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地位将愈加凸显,商机也将滚滚而来。

  云南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副教授苏俊杰:

  作为一名研究文化遗产的学者,我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让地方文化完成创造性转化与阐释,进入更多人的视野。

  在澳大利亚攻读博士期间,我研究的是丽江的文化旅游与遗产保护。后来,在博士论文基础上,我提出了非遗的“主观真实性”概念,指的是如何让非遗传承人主动参与旅游开发,在实现非遗价值的同时,自己也收获相应利益。

  学成之后,我决定回昆明,将所研究的理论运用到云南旅游发展实践中,也为推广家乡的文化和旅游尽一份力。

  美国圣路易斯大学分子生物学博士、昆明市医学会委员马明星:

  我是内蒙古包头人,但大学就读于云大生物学专业。昆明可以说是我的第二故乡。

  2011年博士毕业后,我决定带着自己的基因芯片诊断项目回到云南,并在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归创业园成立首家独立医学实验室,进行基因芯片疾病检测技术的研究。

  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们在全国各地的医学检测机构已累计完成800万人次的核酸检测筛查任务,为抗疫工作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药学和制药工程中心系主任向诚:

  云南是个生物多样性大省,动物、植物、微生物资源十分丰富。近些年来,我们陆续与老挝、泰国等邻国开展少数民族医药交流与合作,成立了一批重点实验室。这对推动云南医药产业发展、促进与周边国家关系都有不小帮助。

  同时,云南在医药开发领域累积的经验,也可以为其他国家所借鉴。

  前行科创集团云南58产业投资城市总经理唐寰:

  作为大学生创业导师,我建议海归创业者应从三个方面提升自己。一是学会观察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赛道”进行创业;二是找到符合自身行业市场规律的商业模式,并加以改进、创新;三是学会写规范、完整的商业计划书,充分展示产品的特点及市场前景。

  云南与3个东南亚国家接壤,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目前,云南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步伐正在加快。我相信,未来云南的投资、创业、创新环境将会越来越好。

  新西兰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云南办事处负责人赵子恒: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云南与新西兰有许多联系。这一方面体现在国际贸易领域,同时也体现在文化交往上,比如腾冲市与新西兰远北区是友好城市关系。

  去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而新西兰和澳大利亚都是该协定的成员国。这意味着,今后云南与两国的交流、合作机会将越来越多。

  目前,云南与新西兰、澳大利亚的贸易主要集中在肉类、乳制品进口等几个领域。我希望今后有更多海归投身进出口行业,把优质的云南特产买到大洋洲去。

  记者 王靖中(云南日报)

编辑: 冯雅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