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云南新闻 >   正文

洱海论坛特别策划·湖泊革命③丨滇池:高原明珠水常清 绿水青山绘锦绣

2021-10-09 12:49:38   来源:云报客户端

十月的昆明

已经有了稍许凉意

傍晚

太阳斜挂在西山顶

落日的余晖洒在水面

给滇池镀上了一层金光

与滇池相连的湿地公园内

小桥流水曲径通幽

茂密的植被、湖里的鱼

岸边的螺、自由飞翔的水鸟

漫步其间的人群等交融在一起

形成了一道道动静相宜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风景线

这些景致

是滇池水环境、水生态

持续改善的映射

背后是云南高原湖泊治理

走向纵深化精细化的不懈努力

滇池是昆明的母亲湖

中国第六大内陆淡水湖

曾经

这颗高原明珠一度沦为

中国污染最严重的内陆淡水湖泊之一

水质曾达到劣V类

一池朝夕相伴的清水变污

人们痛心疾首、扼腕叹息

为了找回一池清水

一场不见硝烟的“高原明珠保卫战”

于20世纪90年代在滇池打响

  这场战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从“九五”规划开始,每一个五年规划都把滇池水污染防治工作纳入“三河三湖”重点流域治理。云南省委、省政府把保护治理滇池列为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大事和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程,颁布《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全面实施“六大工程”。

 

 

 

  “九五”和“十五”期间

  滇池治理以点源污染控制为主,主要是还旧账,污染发展趋势并未得到遏制。

  “十一五”以来

  滇池治理进入流域系统治理阶段,特别是近年来转变理念、创新思路、综合施策,在“遏制增量污染”的同时“削减存量污染”。

  至“十二五”末

  ●昆明累计建成市政排水管网3700公里,建成环湖截污主干渠(管)97公里及10座配套污水处理厂;

  ●相继建成12座城市水质净化厂,污水日处理能力增加到191万立方米;

  ●完成17座调蓄池建设,可有效收集45.5平方公里的老城区合流制区域雨污混合水;

  ●继续对35条主要入湖河道及84条支流进行综合整治,河道污染程度持续减轻;

  ●深化实施“四退三还”及生态湿地建设,累计建成5.4万亩生态湿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随着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不断深入,保护治理滇池力度进一步加大。昆明市坚持把保护治理滇池作为头等大事和“一把手”工程,确立“量水发展、以水定城”目标,形成“科学治滇、系统治滇、集约治滇、依法治滇”思路,保护治理滇池工作体系更加科学精准。

 

 

 

 

  滇池是镶嵌在昆明的一颗宝石,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加强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再接再厉,把滇池治理工作做得更好。

  ——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在滇池考察时强调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着滇池保护治理

两次来到滇池岸边并作出重要指示

谆谆嘱托重如千钧

殷殷期望言犹在耳

云南坚定不移把滇池保护治理

作为严肃的政治任务来抓

通过大力治理

滇池水质总体企稳向好

达到30年来的最好水质

 

 

滇池水质“成绩单”不断刷新

2016年

水质由持续了20多年的劣V类

改善为全湖V类

2017年

全湖水质继续保持Ⅴ类

2018年上升为Ⅳ类

2019年

全湖水质保持Ⅳ类

2020年

全湖水质保持Ⅳ类

 

 

  蓝藻水华持续好转,发生中度以上蓝藻水华由2015年的32天减少到2020年的5天。

  35条入湖河道中,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的17条,比2015年增加了12条,纳入国家考核断面的12条河道均达到滇池“十三五”规划水质目标要求。

 

 

近年来

随着水质水环境水生态的改善

滇池流域动植物种类

日臻丰富

  

  物种的回归和丰富是水质水环境水生态改善的“晴雨表”。滇池湿地水鸟种类的增加,新纪录种、国家级保护鸟类的出现,从微观上说明滇池湿地建设为水鸟创造了良好的栖息生境,宏观上折射出滇池保护治理工作初显成效。

 

海菜花重回船房河 

以“革命性举措”

深入推进湖泊的保护治理

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

滇池保护治理的行动方案

  今年7月,《云南省滇池“一湖一策”保护治理行动方案(2021-2023年)》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方案》明确指出,按照“一个原则管到底、一把尺子量到边” 的机制,昆明将以“退、减、调、治、管”为重点举措,深入推进滇池保护治理、坚持保护第一让滇池休养生息。

 

从连片的水葫芦

呈现出的墨绿色

到现在水波在阳光下

泛出的清亮碧绿

两个不同的绿色

生动的描绘了滇池水质的变迁

 

此外

环滇自行车赛事多次举行

泛舟滇池的游船阵阵排开

观景喂鸥的游人络绎不绝

……

这既是高原明珠

重焕光彩的定格

更是“滇池清,昆明兴”的注脚

 

如今

滇池也有了新的目标

到2023年

 

  ●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生产生活方式继续推进,湖泊生态缓冲带得到维持和恢复;

  ●滇池草海水质稳定达到IV类、外海水质达到IV类(COD≤40mg/L,与国家生态环境部拟定的滇池外海国控断面“十四五”期间水质目标一致);

  ●35条入湖河道中19条水质达到Ⅲ类及以上,16条水质达到Ⅳ类;

  ●滇池发生蓝藻水华程度明显减轻,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有所提升。

 

随着保护治理措施进一步推进

滇池水质不断改善

一个生态之湖、景观之湖、人文之湖

正向我们走来

  云报客户端出品

  策划:谢炜 甘强

  统筹:黄佳伦 张海燕

  视觉设计:张俊辉

编辑: 冯雅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