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个缔约方“信使”讲述鸟类保护的故事
世界上最早发行的天鹅邮票、美国1934年开始发行的“鸭子”邮票、国内最著名的鸟类邮票——中国鸟的特别版张……随着“凤翎南现”生物多样性鸟类科普主题展在昆明开展,一个关于《生物多样性公约》196个缔约方和“世界最全鸟类邮票”展览之间的故事生动展开。此次展览展出的邮票均为著名探险家金飞豹所收藏。
时间回溯到2006年5月14日,金飞豹在向珠峰峰顶发起最后突击的关键时候,他发现在这个需要靠氧气瓶、羽绒服才能维持生命的极端环境里,乌鸦竟然还能在这里振翅飞翔。自此,他对鸟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鸟类也成了金飞豹探险路上永不缺席的伙伴。
从2008年开始,金飞豹在开展探险活动之余开始以鸟类为专题收集邮票。2018年,金飞豹潜心收集的14558枚鸟类邮票,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世界最全鸟类邮票”认证。“从这小小的方寸之间,我领略到了世界异鸟珍禽的风采,但也为濒危鸟类的生存状况牵肠挂肚,更为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灭绝的鸟类扼腕痛惜。”金飞豹感慨。
获得殊荣后,金飞豹没有停下脚步,当重新梳理这套已经扩充至16500枚的邮票时,他意外地发现,这套“世界最全鸟类邮票”中囊括了《生物多样性公约》中全部196个缔约方发行过的鸟类邮票。
“因为对鸟类保护共同的关注,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注,各个缔约方与邮票联系到了一起,这些小小的邮票,就像缔约方提前派来的‘信使’,向全世界展现丰富多彩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号召更多的人关注鸟类,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金飞豹介绍,在鸟类科普展上,各个缔约方通过邮票这种世界通行的文化IP和图形语言,向大众讲述了关于鸟类保护的故事,更充分展现了各缔约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风范。“比如本套邮品中最古老的邮票要数西澳大利亚于1861年发行的黑天鹅邮票,栩栩如生的黑天鹅展现了其首府珀斯‘天鹅城’称号的由来;展品中的奥杜邦纪念邮票,出自美国画家约翰·詹姆斯·奥杜邦之手,他绘制的鸟类图鉴被称作‘美国国宝’;在中国,也同样有被誉为最美设计的鸟类邮票《中国鸟》,让我们看到了真实生存环境与虚拟环境的结合,看到了以家庭形式出现的鸟类群相,看到了各种鸟自然生动的不同姿态。”
与此同时,此次展品中很多邮票内容包含多种已经灭绝的鸟类。如渡渡鸟、古巴红鹦鹉、旅鸽、恐鸟、大海雀等,以及濒危物种圣卢西亚鹦哥、百慕大圆尾鹱等。“希望通过邮票这种特别的方式展示生物多样性,从而唤起人们对鸟类的关注,自发地去保护鸟类。”金飞豹说,这场始于对鸟类关注和喜爱的邮票收藏,最终向人们传递了196个缔约方不约而同都在关注“环境风向标”——鸟类的信息。包括中国在内的各缔约方,早就从鸟类这一与人类生存联系紧密的生物,注意到了保护鸟类、保护生态多样性的重要性并达成了共识。
记者 李承韩 通讯员 张文娟(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