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云南新闻 >   正文

共赴“春城之约”——COP15将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图景

2021-07-05 15:38:43   来源:新华网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我国是最早签署和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作为COP15的东道国,中国将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此次大会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大会将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是继“爱知目标”后,全球新的10年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

  生物多样性丧失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减少对自然的直接破坏和影响,让地球村每一位居民认识到自己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应有的作为和努力,需要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居民携手行动。”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段昌群说,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初心所在,是出发点,也是努力的目标。

  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资料照片)。 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我国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将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行系统部署,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政策与法律法规体系加快建立,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持续加大,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评估有序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社会参与度和公众意识不断提高。

  岳修虎说,呵护生物多样性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云南健全保护体系,夯实保护法治基础,共建共享绿色家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这张拼版照片显示的是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部分野生植物,左上为长蕊木兰,左下为大树杜鹃,中间为大理铠兰,右上为保山茜,右下为矮马先蒿(资料照片)。新华社发(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供图)

  “云南建成亚洲最大的野生种质资源库——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保存野生植物种子逾万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孙航说,此次大会将向全球展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的卓越成绩,同时也能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加强和深化国际合作。

  伊丽莎白·穆雷玛去年初到昆明考察完筹备工作后表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上,中国能为世界提供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是中国所倡导的美好愿景,也是全世界和全人类的共同愿望。”

  岳修虎说,大会的主题具有全球意义,在对未来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的引领上站到了制高点,成为各缔约国的共识,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

编辑: 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