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 富宁:革命精神代代传承
4月14日,“‘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走过来时的路’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记者团来到富宁县,走进曾经的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核心区,回顾红军带领富宁人民群众进行艰苦斗争的光辉历程,聆听红军的后人讲述当年父辈们的革命故事。
在富宁革命纪念馆里,依次陈列展示着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创建以及富宁县解放的历程。
纪念馆馆长毕永艳介绍,1929年12月,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百色起义,创建了红七军,唤醒了富宁的各族群众。1930年,红七军主力北上后,留下红二十一师继续坚守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斗争。为了跳出敌人包围圈,李德惠、黄庆金、谭统南3位同志进入富宁地区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
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1934年7月,由红二十一师副师长黄松坚主持,在谷拉的多立寨召开滇黔桂边区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同月20日,在谷拉的谷留召开劳农代表大会。
毕永艳边走边讲述,这两次会议成立的组织机构,开辟了以富宁为中心的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活动范围包括滇黔桂3省28个县的广大地区,控制区域人口达180多万人。这块根据地也成为云南省创建时间最早、坚持斗争时间最长、斗争范围最广的一块根据地。
党组织在富宁县开展革命工作得到了各族群众的支持,他们纷纷响应红军的主张,迅速成立劳农会、赤卫队。面对迅猛发展的革命形势,滇桂国民党反动当局对根据地进行凶猛“围剿”。这其中,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老红军汪氏田的女儿陆文海每当讲起母亲当年的故事都眼含热泪。汪氏田在带领赤卫队开展革命斗争时被捕,在狱中受尽折磨。“母亲跟我讲,在最困难的时候她们就会喊出‘共产党万岁,我们一定会胜利的!’”陆文海说,母亲身上这种不畏生死、勇敢坚毅的革命精神一直激励着她,她也会把这种精神一直传承下去。
记者 常旭辉(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