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调查|旅游人,你在干嘛?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旅游活动空前减少。在旅游大省云南,旅游业和旅游人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云南旅游人一年来的生存状况如何?有哪些思考和行动?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
蒙自桥馫源过桥米线负责人刘绍斌:
蒙自桥馫源过桥米线是“蒙自过桥米线品牌授权店”中的新生派代表。其结合蒙自对外开放历史打造的融入红酒等元素的过桥米线晚宴、生日宴、纪念宴,一直受游客欢迎。
“疫情对门店经营影响不小,国庆、春节假期的客流量比以往下降一半以上。”桥馫源过桥米线负责人刘绍斌告诉记者,去年3月恢复营业以来,门店在严格落实防疫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食材品质,新推出过桥米线营养套餐以及烤豆腐等特色小吃,还积极采用抖音、微信等线上渠道宣传营销。“目前,我们最主要工作依然是稳步推进复苏回暖,待今后时机成熟,还是要走出蒙自开设上档次、上规模的过桥米线门店,拓展外地市场。”他说。
云南外婆味道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夏文鑫:
“经历了疫情,目前企业的营业收入只恢复到了2019年同期的7至8成,净利润则大幅缩水50%。”云南外婆味道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夏文鑫说,外婆味道面临着消费心理转变、经营成本上升等一系列新的挑战。
虽然困难重重,但夏文鑫说,他们对餐饮业发展的信心不减,始终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营造安心就餐环境,强化外卖业务,推进线上线下引流,持续优化品质和服务。“就在最近,外婆味道又更新了10多道菜品,突出‘春天’主题和云南地方菜特色,希望吸引更多消费者到店尝尝春天的味道。”他说。
云南世界恐龙谷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潘雄:
春节假期结束没几天,云南世界恐龙谷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潘雄已经忙碌起来,洽谈一场接一场。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短周期、近距离、慢节奏的旅游新趋势兴起,恐龙谷各方面的条件十分符合当下的市场需求。”潘雄介绍,禄丰世界恐龙谷旅游区抓住机遇,及时开发了一批亲子、研学旅游产品,带动客流稳步恢复。在此基础上,他们积极与省内交通运输企业对接,争取开通多趟昆明至恐龙谷的直通车,方便游客出行,进一步挖掘周边主要市场潜力。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副局长木晟:
由于区域面积大、游客流量大、建筑古迹多且属于开放式景区,丽江古城景区保护管理工作长期面临不小压力。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旅游业按下暂停键。管理局抓住这段时间,推动建成丽江古城综合管理服务中心。”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副局长木晟说,服务中心集旅游咨询、志愿者管理、司法调解、旅游巡回法庭、综合指挥、诚信体系、质检、投诉和退货8个部门为一体,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满足快速响应、协调联动的要求。“经过几个月的运营,丽江古城景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已逐步成形,基本实现了‘政府监管无处不在,游客体验自由自在’的目标。”
昆明融创文旅城工作人员杨慧:
“今年春节黄金周,昆明融创文旅城滇池后海共接待游客40万人次,日均5.7万人次,基本达到预期。”昆明融创文旅城工作人员杨慧告诉记者,景区一直积极应对疫情影响,通过发放旅游消费券、调整产品业态等措施,确保经济效益,特别是为庆祝春节推出的“千灯万福”“神奇的年夜饭”等趣味活动,让游客体验到传统的滇派大年,广受好评。
大理木田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白海峰:
因疫情影响,大理木田·时间野奢设计师酒店停业了一段时间。恢复营业后,酒店保持高水平服务,吸引客流逐渐恢复。同时,酒店二期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计划今年暑期正式开业。
大理木田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白海峰曾在北京工作、生活20多年。“大理的闲适情调令人倾心,这是我选择前来创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他看来,民宿和半山酒店的发展不能仅依靠“情怀”,应将在地文化与现代酒店高水平服务有机结合。“游客对高端度假酒店的需求必将持续增长,我们将朝着半山酒店的方向积极探索,希望相关部门能出台更多利好政策。”
云南之路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宋云鹏:
出境游业务因疫情暂停后,长期瞄准北美和欧洲市场的云南之路国际旅行社开始转型,瞄准在华生活的外国消费者。去年下半年,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旅行社为外国客人提供地接服务,组织他们到大理、丽江等地旅行。
“但到今年,随着‘存量客人’逐渐吸收完,挖掘‘增量客人’成了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云南之路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宋云鹏告诉记者,最近公司在忙着搭建线上平台,开展境外宣传,为未来作准备。“今年会成为行业发展的分水岭,一些支撑不住的旅行社将退出舞台。”同时,宋云鹏表示,他们会把握国内大循环的契机,将更多目光转向国内旅游市场,深挖潜力、扩展空间。
丽江旅游协会导游分会副会长、丽江护航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导游张宇:
疫情期间,丽江旅游协会导游分会副会长、丽江护航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导游张宇并没有闲下来。他和很多导游都参与到防疫物资的募集中,并积极投身行业自救,培训“充电”。
张宇说,疫情影响下,不少旅游业从业者或考虑或已经转行,但大部分人依然心怀对事业的热爱,选择坚守。跨省游恢复后,到丽江的游客又多了起来,张宇和同事们也忙碌了起来。“我们对旅游市场回暖有信心,都希望能多忙一些。”
今年,除了带团,张宇还计划帮助更多新人提升业务。“今后,传统的几十人大团游可能会越来越少,定制型小团游可能会越来越多。这些新变化给导游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他认为。
记者 朱海 刘子语 韩成圆 实习生 马艺菲(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