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云南新闻 >   正文

有一种年味叫坚守

2021-02-13 22:59:21   来源:云南日报

送上福字贴 守好边境线就是守好家

新春佳节,中缅边境,腾冲边检站自治分站一群远离故乡的移民管理警察用行动诠释着“边境线就是我的家”。

  民警尚兵辉是河南孟津人,已经7年没有回家过年了。平时因为单位工作忙,几乎没有时间回老家,眼下又正值疫情防控期间,任务非常繁重,尚兵辉选择放弃回家过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执勤查控、排查登记,每一项工作都一丝不苟,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战疫情、护民安”的承诺。尚兵辉的老家海拔229米,而执勤点的海拔2630米,他说:“7年了,我已经适应了,229和2630对我来说只是数字放大了十倍而已,边境线就是我的家。”

  2021年是谈雪成和妻子结婚后的第一年,按照其老家习俗,新郎官要回老家给长辈拜年,但却赶上边境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谈雪成毅然选择与同事一起坚守,这也是他在执勤岗位上度过的第5个春节。“没法陪妻子,还是感觉挺愧疚的,但父母和妻子都很支持我,每次打电话,他们都鼓励我说要以工作为重,保家卫国就是给家人最好的礼物。”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成了他坚守的动力。

  2018年,身为家中独子的付钰杰成为驻守祖国大门的新一代移民管理警察。面对疫情,他主动请缨前往海拔3390米的一线管控执勤点,始终奋战在抗疫的最前线。1999年出生的付钰杰从小就十分坚强与独立,谈起今年春节不能回家过年,付钰杰说:“虽然没能与父母一起欢度佳节,但能在执勤岗位和同事们一起贡献力量,我觉得很有意义!”

国门有我们坚守

新春佳节,云南河口口岸仍是一片忙碌景象,就地过年的货车司机们仍在为春节货运忙碌着。河口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辅警们在检查完车辆,完成消杀工作后为通行的货车贴上了窗花,向口岸限定区的货车司机送上了福字贴、中国结,红红火火的装饰品让口岸有了浓浓的年味。

一句简单的“祝您新年万事如意”让货车司机周毅湿了眼眶,他说:“去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今年,我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就地过年,在岗位上奋斗到年三十!和民警、海关人员、报检员们一起在国门迎接新年!”

报关员李姐拿到中国结,脸上乐开了花。她说“移民管理警察们这一年很辛苦,每一辆出入境的货车都细细查验。货车司机实行严格的闭环管理,车辆出入都严格消杀,我们在这里工作很安全。国门有他们,我们放心!”

在磨憨口岸,忙碌的货车有序地排成长龙通关出入境。

查验出入境通行证、核酸检测证明、测量体温,在中国磨憨和老挝磨丁两个口岸之间,一切车辆均需由专门的代驾分段运输。

磨憨的国门外侧,疫情防控点前置设立的核酸检测区内,所有入境旅客均需在老方进行核酸检测,结果显示阴性放行后,来到我方一侧再次接受核酸检测,待显示阴性后方可办理入境手续转运至隔离点检测隔离。

“从去年的3月开始,我们已经在口岸上值守331天了。” 带班值守的勐腊县公安局治安大队长罗荣辉对记者说,虽然口岸距离他在勐腊的家只有40多公里,但今年除夕,他和来自公安、交通、运政、市场监督、中老跨境经济合作区管委会和乡镇民兵等多部门组成的120余名疫情防控值班人员都选择在国门度过。

“平时在食堂吃的是四菜一汤,今晚的菜品会更丰富。”罗荣辉说,大家轮流值守、轮流就餐。“虽然很想和家人一起吃个年夜饭,但为了能严防境外疫情输入,我们的坚守很有意义。”罗荣辉说。

心脏病患儿有我们守护

为了照顾5名先心病患儿,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医护人员过年期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出生后5天入院的重度主动脉狭窄患儿洋洋、出生后6天入院的重度肺动脉瓣狭窄患儿之之……”过年期间,5名低龄低体重复杂先心病患儿无一不考验着医护人员的脑力和体力。

“目前,他们都已经完成手术,其中3名是在出生4周内手术的。最近的一例手术是在2月10日完成的。目前他们均处于术后康复阶段。除了因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合并心衰、肺炎的妍妍还没有拔除气管插管,其他患儿都已经撤离呼吸机。”该院PICU主任杨菊先说。

“我们PICU像平时一样正常上班,包括主任和护士长在内的北京专家也都在昆明,守护着孩子。”为了让父母们放心,大年初一一大早,杨菊先给每一位宝宝的父母打了电话,详细介绍孩子的病情,让他们安心过年,并为他们送去新年祝福。

记者在PICU看到,患儿们有的躺在新生儿暖箱中,叼着奶嘴自娱自乐;有的躺在护士“妈妈”的环抱里;唯一会说话的玉玉摆弄着护士姐姐们给她买的布娃娃、牛年新春吉祥物、玩具车等。

在我省各大医院,还有很多和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一样的医护人员,他们放弃假日,努力为这座城市里的儿童撑起一把健康“保护伞”。

真诚付出服务旅客

D8112列车是每天往返于昆明与临沧间8辆直达列车中的一辆。春运期间,在“就地过年”的倡导下,车上的乘客不到3成。乘客少了,工作流程却一个都不能少,从体温监控、车票检查到行李规范放置,列车上的9位工作人员每人承担着七八份任务,保障着列车平安运行。

保洁员董春仙已经连续上了3天班,“我不觉得辛苦,这是我第一次跑临沧线。”说不累,可是她每天需要在列车间来回五六十次进行保洁,每天在列车上走动10公里以上。

这边,安全员张宇琛才将上一趟乘客遗留的手机交到站台,并记录着本次的行车日志;那边,列车长刘丽雯用全车广播提醒乘客戴好口罩,她介绍:“春节假期7天,我们班组要上5天班,大家都习惯了这种工作节奏,能帮助到乘客我们就很开心。”

去年底,大临铁路开通,一个月的时间共计发送旅客49132人,极大助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高铁开通的意义是非凡的,而在D8112这样每日往返的列车上,工作人员用他们的真诚付出,服务着每一位旅客,默默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通讯员 段凌涵 王楠 徐笛 记者 戴振华 陈鑫龙 吴沛钊(云南日报)

编辑: 朱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