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云南新闻 >   正文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合力攻坚 小康路上步履坚实

2021-01-21 15:30:04   来源:云南日报

江城茶产业助力脱贫

怒江居民告别溜索

镇康县烟叶丰收

会泽县“扶贫车间”

楚雄市发展优质梨种植

  典型

  怒江:集中力量攻克堡垒

  摆脱贫困、全面小康,怒江各族人民须臾不忘。

  早上去老百姓家查看安全饮水情况,下午去边远村民小组开展外出务工工作,晚上填写表格,核实数据。泸水市大兴地镇鲁奎地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员希缘每天从早忙到晚。她说:“安居、安全饮水、务工、产业收入等,得一件件核实、落实,精确到户到人。”和她一样,所有驻村工作队队员干劲十足,早出晚归。

  从鼎业公司工地回家,无论多么劳碌、辛苦,泸水市六库镇丙舍坝安置点30栋楼栋长李生前一定要到30栋的庭院、过道转一下,看看有没有垃圾乱放乱扔的现象。“搬迁到城里后,生活方式跟以前不一样了。”李生前高兴地说,“以前住在山上,整天想的是如何吃饱饭。到这里后,就希望多努力几年,多存点钱,供娃娃们读书学本事。”

  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怒江州针对未脱贫村寨的实际情况,选派1313名“背包队”出征,加上原有的州级派出的驻村工作队1442人、就业小分队500人以及市(县)、乡(镇)抽调的各类工作人员,共计7493人开展“百日攻坚”“百日提升”行动,集中攻破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住房安全保障、产业扶贫、基础设施等“四大堡垒”用行动兑现“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持续深入的脱贫攻坚战,让怒江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近17万贫困群众解决了住危房的问题,10.2万搬迁群众进城入镇,19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基本实现有劳动力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的目标。群众吃穿不愁,消费能力不断增强,日子越过越好。

  2020年11月13日,怒江州泸水市、福贡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退出贫困市(县)。至此,怒江告别千年贫困,所有贫困市(县)摘帽,各民族实现整族脱贫。

  记者 李寿华(云南日报)

  迪庆:真抓实干夯实根基

  “我家有8口人,过去一家老小挤在破旧的泥土房里。想发展但既没有技术也没有资金,女儿上大学,儿子上初中,家庭负担重。”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康普乡龙独村麻箐小组的邓兴明回忆,搬迁之前进出村子只有一条小路,一到雨季,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家里主要种玉米、白芸豆和养蜂,靠着微薄的收入维持生计。

  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2016年以来,维西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901户,邓兴明也是其中之一。如今走进他的新家,客厅宽敞整洁,厨房通透明亮,孩子正在自己的房间里学习。邓兴明笑着说:“现在的日子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更令他没想到的是,新小区里还有便民食堂、超市、儿童乐园、图书室、活动中心等,夜幕降临,大家齐聚广场上,载歌载舞,热闹非凡。

  “企业+合作社+基地+搬迁户”模式有效解决了搬迁户就近就业、持续增收问题。邓兴明每天吃过早饭,便骑着摩托车到附近的蔬菜基地上班,他说:“我和媳妇都在基地务工,每人一天有200多元收入。”

  邓兴明生活的蜕变是迪庆州各族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生动写照。迪庆州各级党委、政府紧紧围绕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制定《四级书记抓扶贫责任清单》,选派工作队长193名、下派驻村工作队员2091名,实行主要领导挂县、厅级领导挂乡、处级科级领导挂村和一般干部包户工作机制,开展了“四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行动。与此同时,以“九大工程”为抓手,投资73.6亿元,着力补齐脱贫攻坚短板,全面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目前,迪庆州贫困人口由2015年末的7.4万人下降到2020年的动态清零,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贫困发生率由24.95%下降为零,全州14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018年香格里拉市和德钦县在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县中率先实现脱贫摘帽。2019年维西县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迪庆州实现整州脱贫。雪域高原发生了沧桑巨变,村村寨寨连起了条条致富路,边远闭塞的穷山村变成了欣欣向荣的新农村,守旧落后的贫困户过上了文明进步的新生活。

  记者 张帆(云南日报)

编辑: 徐腾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