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正文

【年味】花

2021-03-15 16:09:28   来源:云桥网

  我们那小镇上,家家户户似乎都不曾精致养过什么花草,倒是更愿意伺候两片菜地,供应每日饮食蔬菜,确要更实际一些。后来,我去县城读书,总能在学校看到种在花坛里的栀子花、茶花、观赏竹之类,这些花草也未曾被精致打理,往往绿意比花色更胜,若是赶上花期,也能有几朵娇艳绽放。

  倒是那些点缀在视野远处的,村野田垄间的桃花、梨花、李花等果木花卉很是悦目,红的、白的、绿的,稀疏点缀乡野,煞是好看。青春懵懂,并不懂花的少年,爱的其实是垄亩间的自由,那是家乡水乳的滋养,每一丝空气都透着清甜。

  细细想来,一辈子躬身劳作的三叔,实在与养花人的精致算不到一处。但三叔的花草,在叔伯几兄弟中是种得最多的,院边荷塘半亩,门前再圈两大从栀子,塘边密密种上蔷薇、菊花等等,农村乡野,不精心的伺候,随意栽种的花草已然让三叔在村里透着不凡。疫情爆发前一年,隆冬时节,万物萧瑟,分散多地的叔伯相继回乡给爷爷奶奶拜年,三叔三婶一早为远嫁的姐姐们送来自己腌制的腊鱼腊肉,他们脸上的笑脸一如禾场边上的梅花朵,不经意的几点花色,在隆冬时节,一如火光熹微的暖意,晕开在大家心里,那也是一抹最暖花色。
后来参加工作,有幸落脚春城,这座把鲜花做成名片的城市,实在是名副其实,打动我的,倒不是斗南凌晨一点的鲜花闹市——人头攒动,各地客商成捆成吨买售鲜花,虽是震撼的场面,但要把种植做成自有的文化底色,这些远远不够。

  或者就在梁园小区,你看那人行路两旁的垂丝海棠,花朵挤满枝条、交织一处,走在路上,不自觉低头的行人,生怕触落一地的美好。又或者,就在昆明街头巷尾的哪个拐角,突然爆出一抹花色,或是灿烂成海的震撼,也不过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一些老嬢嬢,就在自家门前晒着太阳纳鞋底,头上一大丛三角梅绕过门檐,红艳艳,夺目璀璨。远处传来官渡腔的“官渡粑粑”叫卖声,时远时近,交织着花色,成为昆明城乡结合区的一种特色。

  诸如昆明某街道蓝花楹蓝成一片海,凤凰花烧红半边天,经过网络推广,已是网红景点,好些人艰苦跋涉打卡,或漫步、或驻足、或留影,都是生活的精致与美好,这种对美的追求实在是可爱的。

  如今远在柬埔寨金边,市面上的花价比国内高出一两倍,柬埔寨地处热带,植被茂盛,而鲜花不多,抑或是种植技术与投资成本的缘故,鲜花多从中国、越南和泰国进口,也是造成花价相比国内高企的因素之一吧。

  倒是在时常往返各项目的途中,偶看到稀疏点缀在原野的凤凰木,树冠红火,伴着斜阳余晖,很是引发驻外人的一段乡愁来。友人说,柬埔寨若是有人能把这些树木种成片,又将吸引多少游客,创造出多少就业岗位和利润来。我却想着,野外自然的生长,稀疏点缀正是柬埔寨美的方式,一如柬埔寨人民,乐观豁达、随性自然、善良可爱。又或者,亦如我们海外工程建设者,在海外市场中博弈,在野外作业中攻坚,正如在自然的阳光与风雨中接受滋养与击打,日益璀璨娇艳,火红成春、扎根如磐。

  又到年关,受疫情影响,父母叔伯们均不能回家给爷爷奶奶拜年了,好在爷爷奶奶身体康健,以视频方式给老人拜年、敬酒,看看家人们挂满房梁的腊货,想来,三叔门前的花色比以往应是更加娇艳、夺目的了。

  作者 易杰

编辑: 徐腾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