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推荐 >   正文

打好抗旱“硬仗”需练好防旱“硬功

2021-03-13 17:01:23   来源:云南网

央视新闻相关报道截图  

  去年云南省年降水量总体偏少,导致今年开春以来,云南昆明、曲靖、大理等地发生不同程度旱情,造成30多万人、9万多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农作物受灾面积超37万亩。抗旱救灾,确保民生,成了目前紧迫而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打好抗旱硬仗,不仅要有信心更要有行动。目前,云南省政府根据旱情已下拨1.5亿元抗旱资金,并调度各地水库资源,保障群众生活用水和春耕生产用水。同时,水利、气象、农业等部门联合开展气象风险预警预报发布,指导各地采取针对性措施应对旱情。不麻痹、不懈怠,各级各地各部门积极投身抗旱救灾工作,为夺取抗旱救灾胜利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也一定能够把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

  旱情面前,民生为大。抗旱救灾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必须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切实解决好关乎群众生活生产的最突出、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优先解决灾区群众的饮水问题,是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为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用水,陆良县面对饮用水主要来源的3座水库均蓄水不足的情况,迅速将另一座水库纳入供水水源点,并新建提水项目,配套管网设备。次外,要急群众所急,抓紧抓实为群众渡过难关提供帮助。

  面对困难,尤须深思。在精心部署应对当前旱情的同时,也应保持应有的客观冷静,做必要的总结反思。实事求是地讲,旱情并非突然而至。受2020年汛期降水量偏少、时空分布不均、汛后降水严重偏少的影响,2020年云南全省河道年平均来水量与多年同期均值相比偏少25%,导致部分地区水库、湖泊蓄水不足,局部地区库塘蓄水严重不足。导致旱情的原因显而易见,却依然还是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后果,着实令人痛心。

  痛定思痛,抓紧行动。只有从“防”字入手久久为功,方能备预不虞、有备无患。一方面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建设,不仅要尽快建立健全防旱研判预警机制、联动处置机制,更要压紧压实责任,确保制度机制执行到位。另一方面要认真梳理抗旱减灾工作的薄弱环节,加大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常态化做好物资储备,提升抗旱能力。

  旱情是考验,同时也是检验。只有始终绷紧防旱抗旱这根弦,丝毫不存盲目乐观和麻痹松劲情绪,把防的“硬功”做好、抗的“硬仗”打好,才能经得起考验、经得住检验,真正不负群众期待。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丁铁

编辑: 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