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推荐 >   正文

观察+ |浅谈中国改革开放与减贫政策
——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有感

2021-01-19 11:51:47   来源:云桥网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是一部中国的治国宝典,中国愿无私地与世界各国分享,就是希望共同推动世界发展,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时,我较为关注的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的减贫政策。下面简单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完全解决了大部分人民温饱问题,还大步地向小康社会迈进。我粗浅总结一下中国特色的改革开放有以下特点:

  首先,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有强有力的执政党作为保障。以中国共产党为主要执政党的领导,保证了政策的延续性和发展的稳定性。

  同时,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是“灵活”的,是在实践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的变化。我经常看到中国很多政策中有个词“阶段性”,例如一个城市变化不是一天可以变好,有阶段性的目标,循序渐进,“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五年十年就巨变。所以我认为这就是中国能稳步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中国还坚持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应该统筹规划的部分由国家控制,该开放到市场上竞争的领域就放手自由竞争,这就使所有的资源得到很好的配置利用。这种经济制度使中国在面临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能收放自如,迅速发展。

  在改革开放的基础上,中国减贫政策也让百姓受益,主要优势有以下几点:

  (1)一切为了人民。西方的民主政治把资本放在首位,贫富差距的鸿沟势必越来越大。在中国,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本身代表着人民的利益,一切政策都是以人民利益为首位,中国实行的才是真正的民主政策。

  (2)减贫配套措施非常完善。在很多国家,减贫工作多数就是政府或个人、非政府组织等捐钱或物资、修桥铺路或者建个小项目。中国减贫工作不是哪个部门单打独斗,是一个整体的作战,是当作一项巨大的工程来做。参与者除了中央、地方各级单位,还包括了全社会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比如路桥建设企业、教育医疗旅游机构、公益组织等等,汇聚出巨大的合力,既防止空喊口号,也调动了各方积极性,非常值得学习与效仿。

  (3)精准扶贫。中国如何做到精准减贫,我认为“驻村干部”制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会选派许多干部深入贫困地区,他们与村民同吃同住,了解最真实最准确的民情。他们调研的一手资料送到各级主管单位,开始为整个村庄设计一个新的未来,有了蓝图之后,国家调派各种资源和资金把这个蓝图变成现实。我觉得“驻村干部”就是中国特色。这些干部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据报道,还有不少“驻村干部”积劳成疾,甚至牺牲年轻的生命。这种“调派驻村干部”的方式和干部的奉献精神都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4)激发内生动力。很多国家在减贫工作上,就是送米送生活用品、物资钱财等,这样的做法不但不能根本解决问题,还会养成“等待救助”的不良习惯。中国的减贫政策一直强调激发人民的内生动力,中国有句古语“授人鱼不如授之以渔”,使人民能自力更生,通过自己努力创造价值,达到持续发展的目标,根本上脱离贫困。

  (5)监督机制,中国的每个减贫措施被设计出来并执行落地后,政府还有专管部门对计划的进行监督以及对成果进行验收。严格的监督促使每个环节都必须高效运转,每个部门必须联系紧密,按时按量达到既定计划和标准,保证整个减贫工作顺利完成。

  以上是我对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减贫政策的一些粗浅认识。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还有许多值得研究与学习的内容,每一篇都是中国经过长期实践积累得出的宝贵经验。各国如能很好地研究与分析中国的治国理论,一定可以获得许多启发,因此,我们必须感谢中国政府以及中国共产党。祝愿中国早日实现“中国梦”,中国人民永远幸福安康!

  中柬关系发展学会会长  谢莫尼勒/文

编辑: 冯雅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