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说果 | 没有它,也许我们就吃不到草莓了!

2021-03-22 13:00:04
来源:云果庄园

请问在你的印象里,

哪种水果和蛋糕是最常见的CP?

苹果?香蕉?梨?感觉都不太常见……

甚至还有一丝奇怪的赶脚~

草莓!

没错,就是它!

缺少了草莓,蛋糕好像都不完整了有木有?

如今草莓如此深入人心,

但你可能没想到,

人类培育它的历史其实不过400年,

其进入中国的时间更只有100多年。

那问题来了,

草莓究竟凭借什么,

在短短几百年里传遍全球,

并且成为人们最不可或缺的水果之一?

    

今天叮咚就来为大家揭开这个“谜题”! 

 

草莓这400年……

  草莓又叫洋莓、地莓、红莓、地果,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由于南美土著居民普遍没有用文字记录历史的传统,我们对于人类早期培育、食用草莓的细节可以说知之甚少(草莓饼似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做法)。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从前的野生草莓不仅样子瘦小,味道还极其酸涩,跟我们现在吃到的又大又甜的草莓完全不是一回事!

  大航海时代之后,不同品种的草莓随葡萄牙、西班牙船只从美洲来到欧洲,并逐渐开始为世界各地的人们所熟知。1623年,来自北美的弗吉尼亚草莓(F. Virginiana)被引种到法国,它的特点是香味浓郁,但个头较小。近一个世纪之后的1714年,法国人又将“大块头”智利草莓(F.Chiloensis)带到欧洲。

  而这两种草莓的“结晶”——大果凤梨草莓——正是现在市面上绝大部分草莓的来源和祖先。

  

  换句话说,欧洲人从认识草莓到将它变成全世界最普遍也最受欢迎的水果之一,只用了不到400年时间。这大概已经引起许多有几千年栽种史的水果的“集体嫉妒”吧!

  再说中国。我国关于草莓最早的文字记载,出自1938年哈尔滨铁道局出版的《北满果树园艺及果实的加工》一书。据该书所述,1915年一位俄罗斯华侨首次将500株草莓引入国内,并种植在黑龙江省亮子坡附近。这就是草莓第一次进入中国人视野的时间,距今不过100年出头。

  

  不过,草莓并未就此在中国传播开来。三年后的1918年,一名法国传教士将数株草莓种植在河北省正定县的正定天主堂附近,并采用成熟技术进行种植。正定草莓的名号很快打响。因为形状酷似鸡心,这些草莓当时又被称作“正定鸡心”或者“正定大丰屯鸡心”。

  可见直到近代,草莓对我们来说都是陌生又新奇的舶来品。

  

  话虽如此,但如果你上网一查就会知道,中国是目前世界上草莓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国家。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统计,2017年全年中国的草莓产量达372万吨,冠绝全球。而位于第二的美国仅有145万吨,不到我国产量的40%。

  

  河北、山东、辽宁等省份,因为历史和气候条件的原因,都是中国的草莓出产大省。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云南草莓异军突起。截至2019年底,云南省的草莓种植面积达8.67万亩,产量16.8万吨,创造产值23.6亿元。

  

  云南日中性草莓(注:根据开花所需的日照长短,植物可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及日中性植物)的种植面积更是位列全国第一。这些草莓大多种植在丽江、曲靖会泽和昭通巧家等地。

 

今日草莓——技术造就

  

  上文中提到,对于中国人来说,草莓属于舶来品,而且其种植历史较短,只有不到一个世纪。

  对此你可能和我一样会好奇:这样一种曾经让我们无比陌生的水果,是如何一步步被大众所接受的?

  更重要的是,究竟是什么力量,让草莓战胜了一众在中国有千年以上种植历史的本土水果(比如杨梅和樱桃),成为人们餐桌上最常见的水果之一的?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跟“技术”二字相关。

  话说草莓进入中国之初,基本由外国人种植和栽培。直到20世纪40年代,中国农学家才注意到这种颜色红艳的外来水果。

  当时,原南京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农学院共同对草莓进行过试栽培,但成果有限。之后数年间,包括北京在内的北方多市周边都曾种植过草莓,但因为数量有限,始终没能形成规模化、商品化生产,食用草莓也以洋人为主。

  

  这一时期的草莓属于奢侈品,普通人不会去吃,当然也吃不到。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草莓逐渐受到重视,其大规模种植也开始在各大城市周边展开。

  这时,恰逢国际上对有机磷农药的研究取得突破,草莓的产业化发展由此看到了希望。换言之,是农药技术的进步,首先改变了草莓的命运,让高效率、高质量出产成为了可能。

  

  20世纪80年代之后,除了大学农学院以外,许多政府和科研单位也加入了草莓的培育和开发。

  随着幼苗培育和生长管理技术的进步,再加上良好的土地、气候环境,我国的草莓产量逐渐开始出现“井喷式”增长。膨大素(学名:氯吡脲)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则让曾经瘦小的草莓果实变得越来越饱满,草莓的经济价值也随之水涨船高。

  

  此外,大棚的广泛使用也是草莓产量和质量得以迅速提升的一个关键。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的研究员阮继伟博士告诉叮咚:从前,草莓都是露地栽培的,也就是直接种植在裸露的土地上,不覆盖任何遮盖物。这样的缺点是草莓受外部气候环境影响大,而且只能随季节自然生长。

  阮继伟:“但如今,不仅有了半促成栽培(即使用大棚保温)、促成栽培(即使用大棚,并人工加温),还有了智慧种植。我们在大棚里安装了许多探头,随时捕捉、记录草莓的生长情况,并形成数据模型。这样一来,如何控制温度、怎样给草莓浇水就变得一目了然,而且实现了自动调控。”

  由此看来,技术的确是推动草莓全球化、商品化、产业化的最主要动力。否则,它可能至今都还隐藏在南美洲某个不知名的角落,并且将继续默默无闻下去……

 

那些你必须知道的明星草莓

  

  第一部分中曾提过,目前世界上绝大部分草莓都属于大果凤梨草莓的后代。而这些草莓又可分为冬草莓(又叫短日照草莓)和四季草莓。

    

蔡京虎(中)在云南草莓基地

  据韩国草莓专家蔡京虎介绍,一般来说,冬草莓口感甜,适合鲜食。我们在市面上买到的大多也是冬草莓。四季草莓则味酸,更适合用来制作蛋糕或其他甜品。

  

  目前,世界上不少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的明星草莓品种,比如我国的“明晶”“星都2号”“硕丰”,日本的“章姬”“红颜”“弥生姬”“枥乙女”,以及欧美的“卡麦罗莎”“杜克拉”“草莓王子”“甜查理”等等。

  它们究竟是什么来历,又都有什么特点?叮咚带你简单捋一捋。

  “明晶”是1989年沈阳农业大学从美国“日出”草莓自然杂交试验苗中选出的品种。它的特点是果实大、圆润,并且耐储存。

  

  “星都2号”是由北京市林业果树研究所培育的、适 合露地种植的新品种草莓。其果实呈深红色,酸甜适中,香味浓郁,肉质细腻。

  著名的日本“章姬”由来自静冈县的农学家以“久能早生”和“女峰”杂交培育而成,是日本的主要草莓栽培品种之一。其个头大、味道甜,但因为果实偏软,不适合长途运输。

  “红颜”草莓同样来自日本,2001年时引进中国。该草莓的特点是个头大、颜色红、味道特别甜,其甜度最高能达到14%至16%,而一般草莓只有10%左右。

  

  “卡麦罗莎”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于20世纪90年代培育成功的草莓,近年来引入中国。它的特色是果面平整、肉色红,质地细腻且硬度好,有利于长途运输。

  “杜克拉”也叫“费杰利亚”,是产于西班牙的草莓品种。该品种颜色偏深红,酸甜味适中,硬度好,被誉为“铁果”,因此适合运输。

  话说看完这么多饱满、漂亮的草莓之后,你对谁心动了呢?

 

草莓的正确打开方式

  其实,我对谁都心动了——它们看起来真是美味!不过心动归心动,吃草莓的时候还要掌握正确的打开方式。

  开头说过,草莓和蛋糕是最好的CP,所以加入草莓做成的甜品数量不少。比如草莓派和草莓芝士蛋糕:

草莓派

草莓味纽约芝士蛋糕

  看起来的确很有食欲,而且芝士蛋糕是我的最爱!

  当然草莓味的酸奶和冰激凌也不错。

草莓优格

草莓冰激凌

  如果这些都吃腻了,还可以自制一份草莓沙拉!

  

草莓沙拉

  不错不错,够健康!不过叮咚觉得,这些做法太中规中矩,有点缺乏创意。

  要是我,我就来尝试做一款网上爆红的“龙吟草莓”

 额……当然不是这么大一个!

 好了,这期就到此为止了。

 你还知道哪些好吃、有创意的草莓料理呢?

快来后台分享给叮咚吧~

  作者 王靖中

编辑: 王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