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臭的螺蛳粉走红“三部曲”

2021-02-07 14:20:10
来源:云南日报

  解码螺蛳粉的走红之路,我们可以看到:食品生产不断迈向工业化、标准化;牵手互联网进入发展快车道;赋予螺蛳粉更多文化内涵,是螺蛳粉走红的三大关键因素。

  臭臭的螺蛳粉走红“三部曲”

  软韧爽口的米粉,配上酸笋、花生、腐竹、萝卜干等辅料,加入时令蔬菜,再淋上鲜美的螺蛳汤,特殊“臭味”让人欲罢不能,这就是螺蛳粉。

  2020年,产自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的小吃螺蛳粉迅速走红,成为最受欢迎的食物之一。截至2020年年底,中国国内袋装柳州螺蛳粉产销量达到105.60亿元。在海外,螺蛳粉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比如在柬埔寨金边市,螺蛳粉已成为深受当地人喜爱的小吃。

  解码螺蛳粉的走红之路,我们可以看到:食品生产不断迈向工业化、标准化;牵手互联网进入发展快车道;赋予螺蛳粉更多文化内涵,是螺蛳粉走红的三大关键因素。

  螺蛳粉也能工作化

  20世纪80年代后期,柳州市出现了零星的螺蛳粉店,人们坐在窄小的店铺内,稍等几分钟后,小吃店老板便将现煮的螺蛳粉端上餐桌。2014年,在柳州市开始有少数几家企业尝试生产袋装螺蛳粉。袋装螺蛳粉将地方特色小吃包装成了方便食品,人们买回家后,将各种料包放到碗里,自己加水泡煮即可食用。这次创新突破让原本只能“现煮堂食”的螺蛳粉走进了商场货架,知名度有了较大提升。

  “一切用技术说话,以标准保证质量。”这是如今柳州螺蛳粉的发展模式。柳州市河西工业园螺霸王公司的生产线上,十几只分别装着筒骨、螺蛳、生姜、香辛料包的大铁盆,在熬煮汤料的大锅旁排列有序,汤汁已经持续翻滚了数个小时。生产线另一端,酸笋、酸豆角、花生等料包,则通过传送带源源不断地输送着。

  在该公司董事长姚汉霖看来,以工业化的理念谋划螺蛳粉产业发展,改写了螺蛳粉长期受困于地方的局面。“比如,我们已经做到将酸笋腌制的时间、熬汤放多少克配料、配料按什么顺序放等全部量化,确保成千上万包螺蛳粉都能做出同一种味道。”姚汉霖说。

  如今在柳州,不少食品生产企业还围绕螺蛳粉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技术和工艺创新。比如袋装螺蛳粉的保质期从起初的10天提高到了6个月。这保证了中国各地消费者打开袋装螺蛳粉时,食品还保持着最佳的状态品质。

  螺蛳粉也能当网红

  在柳州螺蛳粉协会会长倪铫阳看来,“2014年是螺蛳粉命运的转折点,因为在这一年,螺蛳粉以袋装方便食品的形式,走进了互联网线上销售渠道。”

  经过几年发展,螺蛳粉已成为各大电商平台、网购平台上的网红小吃。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许多中国人都减少外出聚会,宅在家中,各类方便速食品受到大家追捧,尤其是螺蛳粉。2020年上半年,打开网购零售平台淘宝,可以看到许多经营螺蛳粉的网店,月销量动辄数十万单,最火的几家螺蛳粉店早已销售一空,连预售也都排到了两三个月后,

  最近半年来,螺蛳粉继续在互联网上走红。在新浪微博,有关柳州螺蛳粉的话题,阅读量超10亿;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众多主播纷纷推出试吃螺蛳粉的视频。“捏着鼻子吃粉是我这辈子做过最神奇的事,又臭又好吃的味道让人欲罢不能!”主播李佳琦一边直播吃螺蛳粉,一边卖出了26000箱螺蛳粉。

  这些互联网营销手段不断激发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让螺蛳粉的受众不断扩大。“螺蛳粉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本身就具备了网红属性,容易引起消费者好奇。在互联网、网红经济的助推下,很自然便成了销售爆款。”倪铫阳总结说。

  螺蛳粉更能有内涵

  螺蛳粉不仅能吃,还能“观光游览”。你没看错,柳州螺蛳粉走红后,柳州市打造了螺蛳粉小镇,将螺蛳粉与文化旅游产业相结合,发展工业旅游。走进螺蛳粉小镇,游客可以参观螺蛳粉文化馆,了解螺蛳粉发展历史,文化价值,探寻螺蛳粉的每一道生产工序;游客也可以到稻田里捉田螺,并动手制作螺蛳粉。

  不仅如此,螺蛳粉甚至还与汽车、饮料、日用品等企业跨界合作,联合推出了创意十足的合作款。比如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短视频制作者李子柒与媒体《人民日报》联合推出了一款螺蛳粉,在螺蛳粉外包装中融合了报纸风格特色,展现出了浓浓的“文艺”风格,让消费者眼前一亮。

  文化赋能,让螺蛳粉不再只是一碗小吃,其背后的文化价值被不断挖掘利用,也让消费者在购买螺蛳粉时,有了更好的消费体验。

本刊综合

编辑: 李文君
臭臭的螺蛳粉走红“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