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苦难和新生——西藏翻身农奴影像档案:卓嘎

2021-03-25 10:45:39   来源:新华网

卓嘎(右)和女儿在家里合影(3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卓嘎出生于1927年,是西藏拉萨市林周县强嘎乡曲嘎强村村民。

  卓嘎藏语意为白度母,然而在旧西藏,卓嘎的日子与眼泪交织在一起。

  为了支差,她要到拉萨搬运盖房用的石料。她说:“每一次搬运,农奴主就会在我的额头和手臂上盖章,以此作为支差凭据,一天下来,有时候额头和手臂盖满章子。‘打阿嘎’(藏族一种修筑屋顶或屋内地面的传统建筑工艺)时叫我们唱歌,肚子饿得实在唱不出来,农奴主就用棍子打我们。”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大幕拉开,卓嘎分到了土地、牲畜,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了幸福生活。

  如今,拉萨市对高龄老人实施健康补贴,其中70至79岁老人每人每年补贴600元,80至89岁老人每年补贴1200元,90至99岁老人每年补贴2400元,100岁以上老人每年补贴3600元。

 

这是卓嘎的肖像(3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卓嘎的女儿帮她洗脸(3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卓嘎老人在院子里散步(3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卓嘎展示旧社会盖章的手臂(3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这是卓嘎的身份证(3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编辑: 冯雅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