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周边 >   正文

13国语言,共话中国美
——回眸昆明市第二届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技能人才专项培训

2020-07-22 14:42:20   来源:云南日报

  7月20日,由昆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昆明学院承办的昆明市第二届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技能人才专项培训班结业。这次培训班自7月7日开班,分为空间花艺设计培训班和茶艺昆明培训班两个主题。

  参加这次培训的学员有50位,共来自13个国家。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中国花和中国茶也有着各自的感受。其间,他们共同的发现是:美丽中国,魅力非凡。

  吉熙(阿富汗):花艺课让我有美的体验,让我更加热爱生活。我从来没想过原来不同搭配的花卉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这样的课程,让我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基鲁贝尔(埃塞俄比亚):有表现力的艺术比语言更有感染力。茶艺学习为我们认知世界打开了一扇新大门。我们今后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努力追寻自己的梦想,不怕困难,战胜恐惧,探索未来的无限可能。

  李蒙(刚果(布)):我以前总认为茶只是一种饮料,这次学习了茶艺,我才意识到原来一片茶叶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而泡一杯茶并不是加水即可,泡茶的方法大有讲究。这样特别的经历,真让人大开眼界。

  魏爵(印度):我一直觉得花只是一种装饰品而已,最多是不同的场合需要以不同的鲜花作为礼物。经过这短短的十几天的学习,我意识到原来花也可以成为一种艺术品。学无止境,虽然课程结束了,但我会继续学习下去。

  佩琳(津巴布韦):茶艺课对于我的语言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并且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云南和昆明。我远在非洲的家人和朋友对中国充满了好奇,我要把所了解到的中国文化和礼仪讲述给他们听。

  王伟(老挝):感谢昆明学院国际学院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13个国家的学生在一起相互交流的机会。云南花卉资源丰富,我会把在这里学到的花艺知识带回老挝,用鲜花增进老滇友谊。

  瑞莎(卢旺达):在我看来,“柔美”是中国茶艺的最大特色。不同的美会让人有不同的感觉,有意思的是,男茶艺师和女茶艺师虽然性别和表现方式不同,但他们表演时都能将茶艺的美完全展示出来。

  格福尔(孟加拉国):“美”是大家共同的追求,有趣的花艺课程培养了我们审美的能力,也让我们看到了老师们辛勤的付出。他们,最美。

  稀德(尼泊尔):通过学习茶艺,我了解了中国的礼仪和茶文化。这些知识也让我思考我们本国文化中关于“礼”的方方面面,比如如何更好地尊敬老人、尊重老师。

  马丁(乌兹别克斯坦):学习了中国茶文化、茶礼仪,我更加认识到中国是怎样一个礼仪之邦。淡淡的十里香茶让我深深爱上了中国文化,我以后也会向中国朋友展示乌兹别克斯坦的特色文化,促进乌中友谊。

  杨思仪(也门):中国茶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茶艺用充满张力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文化的不同面。

  艾赞(赞比亚):学习了茶艺课程,我开始慢慢有了喝茶的习惯。我也更乐于将中国茶推荐给我在赞比亚的朋友,试着让他们也慢慢了解中国茶文化和茶道精神。

  麦迪(乍得):中国茶艺课非常有趣,我学成回国以后,一定要用中国茶艺的传统冲泡方式,泡茶给我的家人,传播“和、敬、怡、真”的中国茶道精神。

  

  【故事】

   孟加拉国学员马苏:用花传递爱  

  孟加拉国学员马苏在花艺课堂上的表现最为突出,他不仅认真学习如何插花,更尽最大可能把学到的中国文化融入到作品中。

  “我的这个作品以‘爱’为主题,反映的是中国古人拜堂时的喜庆场景。”马苏热情地向大家介绍。他说,他了解到拜堂时男方一般站在右侧、女方在左侧,所以,他用两枝长度不同的花分别代表“相公”和“娘子”。而粉色和红色则是爱意的最好诠释。

  马苏说,一个个家庭组成了完整的社会,中国有句老话叫“家和万事兴”,家好了,国家才好,而各个国家都好了,世界也才更美好。

  孟加拉国学员蓝木:未来更美好

  孟加拉国学员蓝木用针垫花制作的花艺作品也引来了围观。

  “这些选用的花卉中,有肆意绽放的,也有含苞待放的,我希望通过这个叫‘永恒’的作品展现这个世界和生命的生生不息。”热爱生活的蓝木对未来充满希望。

  他说,疫情虽然使各行各业都受影响,但也催生出了新的职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说,要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相信疫情终会过去,我们也将在未来看到新的希望。

  津巴布韦学员佩琳:搭建友谊桥

    津巴布韦女孩佩琳来中国已经有两年。佩琳从小就对汉字和中国文化特别感兴趣,也因此萌生了来中国上学的愿望。到昆明学院学习后,她对中国文化的魅力有了更感性的认识。

    “在我的家乡,我们通常只喝红茶,喝茶就是用水冲泡这一个步骤。刚到中国的时候,我还挺不理解为什么中国人那么爱喝茶,为什么喝茶有那么多的讲究。“佩琳笑着说,通过参加茶艺培训班,现在她可以自己沏一杯中国茶,比原来更懂得了喝茶的“门道”,也逐渐理解了中国茶道的韵味。

  佩琳说,接下来,还希望能学习更多中国文化知识和技艺。如今,津巴布韦和中国的合作越来越多,她希望毕业后成为一名翻译,参与到两国的交流合作中。

  尼泊尔学员稀德:续写中国缘

  来自尼泊尔的稀德很喜欢云南的风景和文化,他在云南学习已经有4年的时间,曾到过云南不少地方旅游。

  与佩琳不同,稀德对茶并不陌生。他说,在尼泊尔,茶是一种普遍的饮品。但中国茶与尼泊尔茶又有着许多不同,其中的差异吸引着他参加了这次茶艺培训班。

  在老师的指导下,稀德认真学习、练习,还在结业典礼上代表同学们进行了茶艺表演。除了茶艺的技能,与各国朋友的友谊也是他这次培训的一大收获。

  稀德现在专业学习的方向主要涉及中国商业,而中国的电商等新业态让他很感兴趣。“说不定,以后能用电商销售尼泊尔的茶呢。”他说,他与中国的缘分还将继续。

  记者 刘子语 李恒强/文 李恒强/图(云南日报)

编辑: 杨成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