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云南新闻 >   正文

关于新发展格局下的沿边开放,听听这个论坛上说了啥?

2020-12-31 15:23:49   来源:云南日报

  12月30日,“新时代沿边开放发展论坛2020”在昆明举行。

  论坛以“疫情影响下的沿边开放: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由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高端智库、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联合云南省商务厅共同主办。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贸促会研究院、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等高校智库的专家学者,沿边省(区)商务和我省有关部门负责人、重点外经贸企业代表,围绕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沿边地区作用、云南对外开放新机遇等话题,深入研讨交流,为发展建言献策。

  当天论坛上,与会各方不约而同聚焦了“新发展格局”、“沿边地区”、“云南开放”、“机遇和挑战”等关键词。沿边地区在我国对外开放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是我国深化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合作的重要平台。疫情冲击下,沿边地区面对哪些机遇和挑战?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如何让“沿边”真正成为“金边”?来,听听专家学者、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企业家都说了啥?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 曹立

  沿边地区,可以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的连接和枢纽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也使沿边地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问题更加凸显。因此,在统筹发展与安全的维度下,重构产业布局、推动区域合作、坚持开放创新,成为沿边开放面对的新命题和实践路径。

  云南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王晓华

  云南拥有悠久的沿边开放和对外交往历史。近年来,云南努力推动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不断取得新进展,与各方携手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进入新发展阶段,云南商务部门将抓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带来的机遇,加快推动区域内部贸易与投资便利化,合作共建国际产能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促进与南亚东南亚国家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推动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迈出新步伐,提升对周边国家辐射力、带动力、影响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陈耀

  纵观我国的对外开放,呈现出由沿海到沿边的“梯度推进”特点。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推进,沿边地区成为“大循环、双循环”重要交汇地。在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期,沿边地区要做好内外的硬”联通和“软”联通、加快培育输出型产业、抓好自贸试验区建设契机等,提升沿边地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作用。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科研秘书 李蕾

  包括云南在内的沿边地区,正在从开放的“末梢”成为开放的“前沿”。开放的“前沿”,要承担怎样的功能和定位?

  第一,是对接,要对接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第二,是联通,要实现境内外的互联互通。第三,是辐射,要辐射“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但目前沿边地区还没有完全发挥相关开放平台和市场区位优势。未来,沿边地区应该注重创新,以机遇汇聚一流人才,以好的“发展题材”吸引企业投资、合作,疏通经济循环的堵点。

  云南省商务研究院副院长 刘杰

  云南省商务研究院在沿边开放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并形成成果。以《沿边开放新支点之跨境合作与边境城市发展研究》为例,我们认为应以边境城镇为沿边开放“支点”,发挥口岸、园区、城市、金融、人才、政策的作用。通过云南25个边境县市与毗邻国家的44个边境城市,共建“25+44”跨境合作特区为支点,先行构建区域合作先行区、新样板,做好沿边开放的“弓”。最终,构建“区域中心城市一边境城镇”协同联动发展的3个增长极、5个特色发展组团;打造国际重要战略通道支点,重点打造8条经济走廊“支点”,形成8条经济腹地支撑带。

  云天化联合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何涛

  受到疫情冲击,今年一季度我们的外贸业务出现了较大程度的下滑。但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恢复能力远好于外部市场,我们的业务也因此实现了快速恢复,今年预计能实现两位数的增长。作为企业,怎样发挥好市场主体功能,抓住新发展格局、沿边开放的新机遇?我们将加大与周边国家、环印度洋地区的国际业务合作,紧抓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的政策机遇,深度参与自贸试验区建设,创新供应链金融模式。在昆明片区,我们将打造全球供应链平台运营中心,提供肥料、硫磺及农产品等多链条综合服务,包括供应链业务、金融、大数据等供应链服务;在德宏片区,依托相关运营主体,开展跨境外贸综合服务业务,打造沿边外贸综合服务示范及跨境物流中心;在红河片区,打造全球农产品落地加工产业化项目。

记者 韩成圆 文/图(云南日报)

编辑: 陈灿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