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脱贫智慧】丽江市科技扶贫工作扫描
【中国的脱贫智慧】
人才下沉科技下乡助力脱贫攻坚
——丽江市科技扶贫工作扫描
近年来,丽江市科技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决心更坚定、目标更明确、思路更清晰、整合资源力度更大、科技特色更明显、示范带动作用更突出的总体思路,市、县(区)两级科技部门形成合力,调动全社会科技资源,动员组织全市科技工作者投身于脱贫攻坚主战场,高质量推进科技扶贫工作,全市科技扶贫工作成效显著。
据了解,5年来丽江市科技局整合科技资源累计投入资金0.38亿元,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18个、培育科技成果转化中心4家、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县1个、星创天地6个、建设省级农业科技园区2个,实施科技特派员扶贫示范项目36项,累计向农村贫困地区选派科技特派员410人,选派“三区”科技人才388人服务玉龙、永胜、宁蒗县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
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推进人才对接帮扶
坚持“需求导向、人才为先、科技支撑、统筹资源”,围绕“精准扶贫、智力扶贫、创业扶贫、协同扶贫”,突出科技特派员和科技人才对贫困县、贫困村和建档立卡户的结对帮扶,围绕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服务,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创办、领办、协办了一批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创业式扶贫服务。
同时,鼓励支持在丽高校、科研院所及市内科研站所发挥人才、成果、基地等方面的优势,为贫困地区培养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增强他们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通过向农村贫困地区选派科技特派员和“三区”科技人才,服务玉龙、永胜、宁蒗县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累计服务带动贫困地区农户近1100余户,服务企业专业合作社193家。开展实用技术培训465期,培训农民、大学生村官、乡土科技人才共13950人次,培养基层技术骨干200余人,累计引进新品种50余个,推广新技术120余项。
建设科技扶贫载体 为科技扶贫注入新动能
争取丽江市列入全省“科技入滇”6个试点之一,充分整合利用科技入丽活动平台,连续开展4届科技入丽对接活动,实现了与中国中医科学院、昆明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省内外知名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签约项目138项,累计突破珠子参、滇重楼、马铃薯产业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105个、开发新产品20余项。
一是通过科技入丽平台新建院士专家工作站。一批院士、专家团队肩负使命、胸怀感情深入丽江市贫困地区开展科技扶贫。两年来,全市共新建省、市院士专家工作站18个,其中在贫困县建站的有11个,占比达61%,内容涵盖高原特色农业、生物医药等我市重点产业发展领域,为科技助力县域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持,为我市破解创新发展难题,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开辟了新的渠道。
二是通过国家级专家丽江行开展科技培训普及活动。2018年,承办了科技部组织的“科技列车云南行丽江站”活动,由14位国家级专家组成的科技服务团专家深入到丽江贫困地区的社区、医院、农村、学校,从医疗卫生、地震知识、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教育科学、科普电影、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农业科技、林业科技等9个领域,开展44场专项科技活动,近1000名群众受益。为贫困地区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加快提升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深入实施新时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强化创新创业平台支撑,推动科技成果向贫困地区转化。
三是推进科技扶贫载体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丽江市累计建设省级农业科技园区2个;建设省级星创天地6家;认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县1个,县级科技成果转化中心4个;认定市级科技成果转化基地2个,推动贫困地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四是邀请院士开展讲座培训,直接帮助贫困地区产业提质增效。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团队一行到丽江开展培训指导服务丽江贫困地区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活动,并结合丽江市实际开展讲座培训,各带贫科研院所、企业及贫困群众约200人参加了培训。为贫困地区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加快提升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深入实施新时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
整合调动科技资源 开展精准帮扶
动员全市科技资源和科技力量,瞄准贫困地区和建档立卡户贫困人口的具体需求,通过开展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平台建设、要素对接、创业扶贫、教学培训、科普惠农等行动,取得了4个方面的成效。
一是动员组织广大科技人员深入贫困县,面向企业、乡村、农民开展技术培训、科技服务和结对帮扶,帮助贫困地区提高产业科技水平,提高贫困群众生产技能,为贫困地区群众发展产业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扶持。2020年实现了科技人才对全市贫困村科技服务和创业带动全覆盖,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二是面向贫困地区转化推广了一批先进适用技术成果。2015年以来,丽江市科技局面向宁蒗、永胜、玉龙三个贫困县实施科技项目倾斜支持政策,扶持各地针对“一县一业”“一乡一品”培育特色产业。推进在贫困县转化推广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中药材和畜禽新品种和新技术科技成果,结合科技人员选派,编制科技扶贫“技术包”“成果包”,累计推广150余项先进适用技术成果。
三是培育建设创新创业载体。在全市贫困地区建设了一批特色化的星创天地、农业科技示范园、优质种业基地、农产品深加工科技型企业、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以新主体、新机制带动贫困农户脱贫。
四是实施科技扶贫项目解决贫困地区科技需求。积极探索推进“科技人才+公司(或专业合作社)+农户+建档立卡户”的产业扶贫路子,结合贫困县科技需求,实施科技特派员扶贫示范项目37项。针对贫困地区需要,组织动员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人才、乡土科技人才进村入户,促进科技能人与致富带头人、科技成果与贫困地区需求,创业扶贫政策与扶贫项目紧密结合,在玉龙县、永胜县、宁蒗县的中药材、经济林果等产业中引导以公司为龙头培养产业重点户带示范户、以户带村的产业技术示范新模式,以示范样板带动多项产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帮助贫困群众正确使用先进的产业综合配套技术,促进了水稻作物、中药材、木梨、红果参、核桃、2000苹果等产业高原特色产业品种的提质增效,推动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科技扶贫的示范带动作用日益突出。
据介绍,在下一步工作中,丽江市科技局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有关决策部署,继续深入实施科技助力脱贫攻坚行动,探索科技人才结对帮扶、科技扶贫载体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农民科技素质提升等科技扶贫新模式,推动科技人才和成果向贫困地区集聚,提升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为丽江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新的科技支撑。
作者:和圣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