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云南新闻 >   正文

【侨榜样】南侨机工罗开瑚:百岁老人 赤子情深

2020-10-15 15:34:45   来源:云南日报

  8月20日下午,昆明。

  记者到刚过完104岁(虚岁)生日的南侨机工罗开瑚老人家里,看到子女们和他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爸爸,我要去接孩子了。”大女儿罗方玉准备出门。“你这是有新任务了呀。”罗老的话把大家逗乐了。

  这一刻,他就是一个安享天伦之乐的普通老人。然而,那些出生入死的峥嵘岁月,静静地刻在老人脸上深深浅浅的皱纹里,显而易见。

  罗开瑚1918年出生于海南文昌,年少时就到南洋谋生。

  抗日战争期间,作为物资运输生命线的滇缅公路急需汽车司机和修理人员,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号召华侨中的年轻司机和技工回国。满腔热血的罗开瑚积极响应,专门自己出钱学习了开车。

  1939年7月,他参加第8批南侨机工服务团回国。

  那时的滇缅公路是九死一生的战场,头顶上是狂轰滥炸的飞机,车轮下是曲折艰险的山路,罗开瑚和数以千计的机工战友义无反顾地将青春热血抛洒其中。

  抗战胜利后,他留在国内,在昆明工作、生活。

  罗老性格豁达开朗,每次家里来客人,或是邀请他外出参加南侨机工的活动,他总是特别高兴。

  现在老人的眼睛和耳朵不如从前了,和人交流也有困难。大家说话时,他只是静静地坐着、看着。但是,只要提起与南侨机工有关的人和事时,原本倚在沙发上的罗老便坐直了身子,一句一句慢慢地说着,眼里有光。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每当有人对他的选择不解时,罗开瑚都这样回答。他说,在那山河飘零、民族危亡的关头,哪还能管个人的安危和荣华富贵。

  面对危险将生死置之度外,面对荣誉却没有要求。他很少主动提过往的艰辛,也不标榜获得过的奖章。大家说他是英雄,他说:“我不是英雄,英雄的是南侨机工这个大群体,我只是其中的一员。有很多人牺牲了,我能有现在这些荣誉只是因为幸运。”

  别人劝他,您付出了这么多,该给自己一些优待。他坚决拒绝:“我对国家没什么贡献,我张不了这个口。”

  “爸爸总说,自己做人做事问心无愧,子女们都成器,中国一天天富强了,他特别高兴、特别满足。他一直教育我们爱国、勤奋、向上,踏踏实实做事做人。”罗老的几个子女说,身为机工后代,他们要把其精神和品质传给后人。

  从罗老家离开时,他坚持要起身送我们。看着他脸上慈祥的笑容,我们想起了罗老大女儿罗方玉说的一个小细节。老人的小曾孙女现在不到10岁,虽然还不了解历史,却会骄傲地和同学说:“我老祖是南侨机工,是英雄。

  历史在不断翻开新的篇章,而赤子的拳拳真心将继续闪耀传承。

  记者 刘子语(云南日报)

编辑: 陈灿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