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云南新闻 >   正文

【云岭脱贫攻坚总决战】“返乡”百里圆梦 归来仍是少年

2020-09-28 11:47:43   来源:新华网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凤羽镇佛堂村,五年前曾是这个镇上最贫困的村子,土房草屋、道路泥泞。多年来,在众多“返乡人”的努力下,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干净平整的路面、鸟语花香的农家小院,让人很难想象这个村子曾经的贫穷面貌。

  陈代章是凤羽镇众多“返乡人”当中的代表,曾经他也像其他众多的农村孩子一样,一步步走出大山,“逃出”这片贫穷的土地,而今他怀着“返乡”建设者的热情,又一步步走回了家乡。

  心系家乡 立业归来

  2010年,陈代章到中国建设银行大理古城支行担任行长,此后的5年,是他心境逐渐变化的5年。

  “在银行工作的时候,我看见了大理周边农村的发展和变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不断改变着农村的生活方式。所以我就在想,凤羽镇有那么好的自然环境,为什么不能走文旅发展这条路?我希望能够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陈代章说。

  2016年,陈代章从金融系统辞职后返回了家乡佛堂村,和国内著名传媒人封新城联合创建了大理千宿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凤羽慢城农庄,倡导“软乡村、酷农业、融艺术、慢生活”的新型乡建理念,将乡村文化创意产业、乡村田园旅游产业及生态农业产业在凤羽坝子里融合,致力于乡村建设、专注于文化创意、深耕于生态农业。

  创意不断 致富有“术”

  “从小我就跟着父亲在农产品加工厂做菜籽油,凤羽镇的菜籽油是当地最著名的特产之一。”据陈代章介绍,因为生态环境良好,凤羽镇包括菜籽油、蜂蜜、红米在内的众多农产品质量高、味道好,但是还停留在小作坊生产阶段,产品一直销售不出去。陈代章建立的凤羽慢城农庄,为当地农产品建立了标准化生产体系,为凤羽镇的土特产打上标签,进入到市场化的销售平台。

  光是售卖农产品还远远不够,陈代章多次到国内外考察学习,将外来经验与本地资源优势结合,在凤羽镇开创了“文创+农业+旅游”模式,并先后推出退步堂文创基地、佛堂古梨园空中稻田剧场、白米仓青年文创空间、大涧白族古村落保护修复等项目。

  “其实就是通过文化艺术赋予了农产品附加价值,我们通过‘玩概念’来带动相关产业价值的提升。”陈代章说。

  树高不忘本 一心带致富

  “村民有很多山区荒地,由于地形条件的限制无法种植作物,一直处于荒废状态,我们会把这些土地流转过来,用于蜜蜂养殖等产业,同时再请当地的村民过来做短工,带动就业。”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陈代章不忘惠及乡亲父老。多年来,陈代章的企业流转佛堂村和大涧村2000多亩山地土地,支付流转费用1600多万元,每年为村民提供5000多人次的短期务工。同时,还与周边的村民在种植水稻、油菜、白米等农作物方面签订了保障收购协议,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最近,陈代章玩起了抖音,开始了直播带货。“现在城里人都喜欢看农村的东西,我有事没事就会拍几条发上去,最高的一条目前已经有几十万点赞了。”陈代章笑着拿出手机展示。他说,下一步要在“电商+直播”领域不断探索,以此带动物产销售,为当地群众解决各类农产品的销路问题。

  “要想乡村振兴,首先要让村民的思维‘振兴’,人才是第一生产力。要培养对自己家乡的自豪感,让村里的人待得住,城里的人也想回来。”在陈代章的带领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凤羽人返回了家乡开始创业,一批又一批的“返乡人”正不断为家乡的振兴贡献着力量。

  在佛堂村退步堂的门前有一副对联,表露了陈代章的心声:“柴扉门小是正门 佛堂村远及天下”,横批:“退步原来是向前”。

  记者 刘奕(新华网)

编辑: 陈灿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