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云南新闻 >   正文

摘草莓啦!首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开始测产

2020-09-11 10:07:44   来源:云南日报

  “在长江一带刚开始进行草莓定植的时候,云南种下的草莓已经开花结果了。”9月10日,由中国农业大学和拼多多联合举办的首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人机”草莓种植比拼,开始进入鲜果收集测产阶段。

  据了解,首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于7月20日启动,赛期长达4个月。活动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指导,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和国家高原云果产业园进行赛事支持,进入决赛的4支人工智能队伍和4支农人队伍将围绕草莓的产量、品质、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比拼。同时,以本次竞赛作为互相切磋交流的平台,将“专家种植经验”与“人工智能”相结合,探索出更加本土化的数字农业解决方案。

  “这是我第一次来云南,感觉云南在气候方面的优势真的很突出,很多时候都适合定植草莓。” 8月底大棚里的草莓刚开花时,纪荣喜劳模工作队的屠林峰这样说。而在这次比赛中,不止一个驻场比赛队发出如此感慨。

  “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能落下来了。” 看到各个大棚95%以上的植株都能开花,挂果状况也比较理想。作为比赛用催花种苗的提供方、拥有多年草莓种植经验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阮继伟研究员(博士)长舒了一口气。从6月份开始种苗催花处理,7月20日定植比赛苗到现在,阮继伟一直紧绷着弦,虽然有自主研发的种苗催花专利技术作为支撑,但承诺的种苗花效果能否如期实现,关系到比赛各阶段工作是否能顺利推进。作为赛事技术支持方,阮继伟团队除提供2项专利技术支持外,还像位“大管家”一样,带领团队忙前忙后,与各参赛队伍紧密配合,时刻关注着草莓的生长动态。在参赛队伍和其他赛事支持方的共同努力下,草莓如期开花结果,顺利地进入测产阶段,开花挂果时间比省内常规种植早了1个月,比长江中下游等省外草莓主栽区早了2个月。

  测产工作由阮继伟团队负责实施,具体内容为:在8支参赛队伍各自的草莓大棚中,选取中间4条苗床,各条苗床随机连续选取20株植株并标记编号,作为测产对象,根据专家经验采集熟果。

  要对哪些草莓进行测评呢?阮继伟给出了答案:“我们仅对单果重10克以上,果型周正,无病虫害,具有商品价值的草莓鲜果进行测产。在整个测产阶段中收集的鲜果,将按照单果重量分为A、B、C、D四个等级。在9月底、10月底、11月中旬三个时间段,我们还将集中对各队草莓进行品质测定。”

  自9月10日第一次开始测产后,阮继伟团队每隔3至4天就需要进行1次测产,随机对各编号植株采集鲜果,11月30日为最后一次测产时间,随后,将进入决赛评比阶段。

  测产结束后,测产植株的挂果数、挂果时间、单果重量、总体产量、鲜果品质等数据将用于全方面、多维度的分析。人工智能队还能通过最终数据进行分析建模,对今后的种植提供指导。

  “从开展比赛以来,我们团队与参赛队伍一直围绕草莓种植的技术问题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同时这次比赛也较好地展示了我们云南的草莓种植技术以及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阮继伟说,希望通过这次比赛,为草莓种植、农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找到一条“人机”融合的路径。  

  记者 李吒 姚程程(云南日报) 文/图、视频

编辑: 杨成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