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云南新闻 >   正文

这些名字值得铭记!云南抗疫英雄载誉归来

2020-09-09 11:20:21   来源:云南发布

  9月8日10时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和国家以最高礼仪礼赞,在这场史诗般抗疫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英雄们,大会对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进行表彰。其中,云南25人荣获先进个人称号,10个单位荣获先进集体称号,3人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3个党支部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共计41个集体和个人受表彰。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表彰对象(云南)

  彭文海 云南省委政法委维稳指导处处长;马 牧(回族)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秘书二处处长;赵晓晨 云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办公室主任;崔应泉 云南省商务厅市场体系建设处一级主任科员;王见昆 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行政审批处处长;赵晓南 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所流感组组长;桂家华(彝族) 云南省小龙潭监狱科长,副主任医师;张云辉(女)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白劲松(彝族) 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主任医师;钱 源(女) 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病科主任,主任医师;毛 勇 昭通市永善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莲峰中队原二级警长;古利明 玉溪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陈 芳(女,拉祜族) 曲靖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副主任,主治医师;杨文杰 保山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大科主任,主任医师;李 俊 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公安局督察大队原民警;霍 松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感染科主任,主任医师;普玉忠(哈尼族)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县金水河镇金水河村隔界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外事界务员;谢帅业 广南县公安局五珠派出所原副所长;白 凡(傣族) 普洱市纪委监委驻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纪检监察室主任;石琳凤(女)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主治医师 ;苏志敏(白族) 大理白族自治州卫生健康党工委委员,州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赵丽娟(女)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杨善蕊(女)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执业医师;陈耀武(纳西族) 丽江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兼急救医学部主任,副主任医师;匡崇书 临沧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表彰对象(云南)

  云南省委宣传部新闻处;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食品药品工业处;;云南省公安厅;云南省交通运输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所党支部;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勐腊县公安局法制出入境党支部;临沧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党支部;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有限责任公司党委。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表彰对象(云南)

  陈耀武(纳西族) 丽江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兼急救医学部主任,副主任医师;白 凡(傣族) 普洱市纪委监委驻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纪检监察室主任;普玉忠(哈尼族)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县金水河镇金水河村隔界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外事界务员;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表彰对象(云南);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所党支部;勐腊县公安局法制出入境党支部;临沧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党支部。

  8日下午带着党和国家授予的最高荣誉云南省受表彰人员从北京荣归。震撼历史的斗争必然留下震撼历史的篇章,让我们回到2020年伊始,回望这场惊心动魄的战“疫”历程,在满怀豪情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我们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无数抗疫英雄逆行出征,他们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是满页的红手印旁,写下“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铿锵与豪迈。

  是84岁的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逆行赶往武汉的坚毅与刚强

  是“铁人”张定宇不顾身患渐冻症奔忙在战疫一线的无私与无畏

  是方舱医院里病人静静看书和翩翩起舞的从容与乐观,是大雪纷飞时基层工作人员全身皆白依然坚守岗位的责任与担当……这一切汇聚成疫情防控中的伟大精神,构筑起中华民族的又一座精神丰碑。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14亿中国人的力量集合在一起便是无穷的。云南各族干部群众和全国人民一道并肩携手汇聚起磅礴的战疫力量。

  从1月21日云南新冠肺炎确诊人数突如其来的“1”,到峰顶的“174”,再到2月下旬后的持续回落,一条反转的曲线如同压力下坚强挺起的脊梁,展示出云南“战疫”的艰辛、坚定与坚强,展示出用坚强领导、科学统筹、精准施策、众志成城、日夜奋战构筑的云南力量。

  公安民警、社区工作人员、村干部、环卫工人、商超员工、志愿者等各行各业人员,义无反顾投入疫情防控斗争,用特殊时期的坚守,诠释职责与担当,同心协力构筑守护生命的防线。

  在抗疫过程中:云南紧紧围绕“提升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坚持“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做到了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建立了“早上会诊、晚上调度”及3级专家负责的工作机制,全省广大医务人员勇于担当、日夜奋战。同时,还特别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进行会诊指导,解决治疗中的难题,积极发挥中医药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此外,云南省全力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实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疫情期间,大量游客被迫滞留云南各地。云南文旅系统第一时间让游客在滇有地可栖、有家可依。截至4月,云南累计安置滞留游客10.6万余人,其中湖北籍游客近8000人。各地采取“一地一策”,多部门联动分批次、分情况安排部署游客乘包机或经申报自行返乡。除部分有意愿继续在滇旅游的游客外,其余均已安全返乡。面对严峻复杂的境外疫情输入形势:云南根据疫情发展形势,发布了省指挥部第12号、13号、14号、15号通告,并翻译成越、老、缅三国语言面向社会公布。同时,云南将国家级卫生应急队伍、移动P2+实验室紧急投放到边境州县,支持当地开展病毒核酸检测。加快推进国门疾控中心和国门医院建设,加强医用防护物资储备和人员培训,迅速组建了边境对口支援队伍。做细做实从境外到国门、从国门到家门的全链条防控,形成了起点严防、途中严管、远端管控的闭环管理,把境外疫情输入挡住守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疫情最重的省派最精锐的兵。疫情发生以来云南坚决服从党中央号令先后派出10批1158人组成的医疗队赴湖北开展救援工作。

  1月27日大年初三,138名医务人员组成的首批云南援助湖北医疗队,紧急赶赴咸宁。

  上交“请战书”,按下“红手印”,从省级到县级医院,从主治医生到普通护士,云南省广大医务人员纷纷请缨要求参战。

  1月27日大年初三,138名医务人员组成的首批云南援助湖北医疗队,紧急赶赴咸宁。
  从主动要求接管ICU病区,到咸宁-昆明远程生命线连接成功;从治愈出院96岁高龄的患者,到滇鄂医生携手为新冠肺炎产妇进行剖腹产手术……云南援助湖北医疗队始终坚守岗位、奋战一线。

  2月12日云南援助湖北医疗队代表云南省向咸宁援赠了价值3000万元的设备。2月13日咸宁-昆明远程生命线连接成功,两地专家通过远程医学服务平台对患者远程会诊,为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提供精准个性化治疗方案。2月14日滇鄂医生携手为一位新冠肺炎产妇进行剖腹产手术。2月18日云南医疗队治愈的首位重症患者出院,这也是咸宁市治愈出院的首位重症患者。2月19日云南医疗队治愈咸宁最高龄患者。2月22日经过云南援助湖北医疗队和咸宁市中心医院医生共同努力,咸宁市首批危重症病例治愈出院。3月8日  云南省妇幼保健院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送走最后一名康复患者,汉阳体校方舱医院休舱。3月17日咸宁市最后一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标志着咸宁市本地住院患者全部清零。3月21日云南援助湖北医疗队在当地的救援工作画上句号。

  3月22日,在咸宁市体育中心路口,咸宁群众夹道欢送云南医疗队队员。在银泉大道和青龙路的交叉路口,前来送行的市民手拿横幅和国旗,向云南医疗队致敬。

  云南省对口支援的湖北省咸宁市,于3月17日在湖北省16个市州中首批实现确诊和疑似病例“双清零”,治愈率 98.21%,排全省第二;病亡率 1.79%,为全省第二低。云南医疗队驻武汉各支队伍,全面完成救治任务,收治患者600余名,最后一名重症病例于3月21日下午治愈出院,所在方舱医院、定点医院全部实现救治任务清零。

  云南医疗队全面实现了“打胜仗、零感染”的目标,为坚决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咸宁保卫战贡献了云南力量。

  3月18日,在云南援助湖北医疗队驻点酒店对面的小区,居民们利用家里仅有的“材料”,如汽车坐垫、被套、围巾、纸张等为背景,在上面贴满感恩话语,以此方式送别千里驰援湖北的云南医疗队。

  回顾云南援助湖北医疗队在抗疫一线的难忘瞬间

  走过春夏,生活重归平静
  但那些迎战风暴的日子却始终铭记于心
  谢谢你们守护生命
  谢谢你们拼命坚持
  谢谢你们倾尽所有
  用实际行动证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以国家名义褒扬,这是最高尊崇

  抗疫斗争,艰苦卓绝

  他们赤诚奉献,立下了卓越功勋

  肩负使命、心系人民,才会冲锋在前

  对脚下土地爱得深沉,才会迎难而上
  幸得有你,山河无恙

  4月1日,云南最后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平安凯旋。至此,云南1158名驰援湖北抗击疫情人员全部平安凯旋。

  弘扬抗疫精神

  汲取奋斗力量

  以国之名

  致敬英雄

  策划:曹璐 杨昊
  H5制作:沐旭
  制图:姚振
  稿件内容综合自新华社、人民日报、新华网、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云南日报、云上咸宁、咸宁发布、云南网、云报客户端等
  编辑:张音笛 马正麟

编辑: 杨成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