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大雪山的出路
云南的版图上,叫“雪山”或“大雪山”这个地名和行政区划名称的有若干处,但临沧市永德县大雪山和永德县大雪山彝族拉祜族傣族乡,是最为特殊的一个。
作为云南北回归线以南的最高峰,永德大雪山以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物种资源,一直是临沧乃至云南的骄傲。
大雪山乡
然而,永德大雪山还有一个特殊之处,大雪山下辖的很多村寨,因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当地群众积贫积弱,守着资源难致富,一直是临沧市脱贫攻坚的重要战场。
直到2017年初,通往大雪山腹地的大炉厂、岩房等村,终于有了历史上第一条称得上公路的柏油路,这条被大雪山人称为“天路”的公路,将大雪山保护区缓冲带近乎封闭的村寨,与外界建立起了现代意义的通畅联系。
出行之路
大雪山乡大炉厂村位于大雪山自然保护区缓冲带,因为山高坡陡,交通基础设施十分落后。大炉厂村的老辈人曾经说过,“就算乌鸦变成白的,大炉厂也不可能通公路”。
然而今天,到大炉厂的公路,通了!
全新的进村路
大雪山通公路,得益于党中央的扶贫政策、得益于云南省各级扶贫力量的不懈努力。2015年8月,根据省委统一部署,省公路局定点帮扶临沧市永德县大雪山乡,作为省级挂钩临沧市永德县的牵头单位,定点帮扶永德县大雪山乡曼来村及大炉厂村。
也许是机缘巧合,最需要通路的地方,迎来了公路管护建设主管部门,大雪山人看到了出山的希望,也迎来了自己发展致富的最佳机会。
过去的大炉厂村,交通闭塞,通往山外的唯一一条道路晴通雨阻、狭窄陡滑,村民到乡镇要走七八个小时,遇上下雨,出行几乎中断。守着满山资源财宝,却怎么也富不起来,想建盖房屋,材料也运不进去,长期以来,大炉厂村及周边的10余个村寨,都是住着当地叫的“厦片房”。
2017年初,大雪山乡南掌河至大岩房村委会和放牛场至大炉厂村委会的建制村公路修通了。此外,省公路局还对挂钩两个村的10条84.16公里通村组道路进行提升改造,精心组织实施解决贫困户进家入户“最后一百米”工程项目,对两个村所有住户的入户道路进行硬化。
路通了、车来了、人也来了。大炉厂村群众多年的企盼变成了现实,他们的出行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摩托车、汽车成了常见的交通工具,大炉厂村的村民,可以顺畅便捷地出去了。
致富之路
村民家家盖起了新房
大雪山乡下辖8个行政村、65个自然村,由于交通基础设施落后、老百姓经济活动原始简单,众多当地农特产品“出不去”、企业“进不来”,经济发展陷入死循环,直到2015年底,当地34.61%的老百姓还处在绝对贫困线以下。
“路通百业兴”,2017年以后,这句俗话在大炉厂村周边村寨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实践。“洋芋、野菜、茶叶一年能卖上一两万,牛和羊好点的时候也能卖上两三万。”大炉厂村村民告诉记者,现在出售农产品很方便,不用再人挑马驮,一辆小车就可以解决,省心又省力。
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有了这条致富之路,大雪山人可以撸起袖子发展致富产业了。永德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袁继才作为大雪山乡扶贫工作队员,已经在大炉厂村驻村四年。他告诉记者,受到资金、技术、销路等方面问题的影响,大雪山乡的很多特产都没有真正形成有效的产业链和规模。针对这些情况,驻村工作队多次对大雪山乡产业发展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采取了“公司+农户+基地+党建”的合作社发展模式,产业扶贫有了可依托的发展平台和保障机制。袁继才说,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模式,不仅坚定了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信心和决心,也为他们找到了增收致富的支撑点和突破口,为确保贫困户能有稳定的可持续的产业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小康之路
有了出行路,短短几年,大雪山乡的群众依靠自己的努力,走出了一条致富之路。但是,如何依托通往大雪山的这条“天路”,实现当地可持续发展,让村民真正走上小康之路?驻村工作队在思考,当地政府也在思考。
2018年,驻村工作队帮扶大炉厂村建成野生茶基地200亩,种植茶树7000多株,建成茶叶加工企业1个。按照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党建”方式运作,推动“互联网+”销售模式。
这一着眼特色产业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模式很快得到当地群众的认可和推广。随后挂牌成立的永德县龙德产销专业合作社、永德县大雪山乡峰谷蜂业专业合作社,标志着当地产业扶贫基地正式建成,也标志着大炉厂村的茶叶种植和蜜蜂养殖等产业逐步走向产业化、规范化和市场化。
群众增收笑开颜
大雪山乡党委书记祁云山说,脱贫攻坚,短期靠政策,长远靠产业,为了盘活资源、提高产能、增加收入,大雪山乡先后通过场地出租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择优引入合作企业,改良农产品加工技术,提高农特产品品质和价格,搭建电商平台,解决市场问题。如今,大炉厂村很多产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通道,并将长期产生效益。
除此之外,大雪山乡还有着“云茶之邦”茶产业园、七彩杜鹃园、高山湿地田园等一系列丰富的旅游资源,加之正在着重打造的星空露营、漂流等特色旅游项目,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条以观光、品茶、露营、民族文化旅游为看点的旅游线路和相关旅游产业链就将发挥作用,并将带动大雪山乡当地群众实现可持续增收,走上真正的小康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