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来 云南实现乡村旅游总收入7000亿元
【编者的话】
3月25日,云南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召开。
省商务厅、省林业和草原局、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就我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做好产业扶贫、电商扶贫、文化旅游扶贫及生态扶贫等工作作详细介绍。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我省将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抓落实促攻坚,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坚决夺取战“疫”战“贫”两场硬仗的全面胜利。
3月25日,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三五”以来,我省文化和旅游扶贫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实施文化旅游扶贫项目超过5700个,其中文化扶贫项目4000余个,乡村旅游项目1700个。完成乡村旅游投资1032.4亿元,全省有规模接待的贫困村达1000余个,全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达9.25亿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总收入7000亿元。文化旅游累计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75万人,占全省脱贫人口的12.2%。
我省构建了推进文化旅游扶贫政策体系。近年来,制定印发了《云南省旅游扶贫专项规划(2016-2020年)》《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 等一系列文化旅游扶贫文件。制定出台了《云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15-2020)》和云南省旅游扶贫示范县、乡、村认定规范,推进文化旅游扶贫标准化发展。
省文化和旅游厅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省文化旅游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督促指导各州(市)、县(市、区)制定文化旅游扶贫工作计划。4年来,各项工作按照时间表和线路图,落实到责任人、责任点。
扎实推进“123518精准旅游扶贫工程”,即建设1个旅游扶贫示范州(怒江)、20个旅游扶贫示范县、30个旅游扶贫示范乡镇、500个旅游扶贫示范村(省级100个、州级150个、县级250个)、培育1万户旅游扶贫示范户。目前,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美丽公路建成通车,大滇西旅游环线启动建设,独龙江景区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怒江30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加快推进建设。
此外,提升贫困地区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夯实了乡村文化旅游发展基础。全省88个贫困县已建设达标的乡镇综合文化站882个,达标率占73.6%。已建成达标的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8356个,达标率占79.2%。县级图书馆评估定级达到三级以上的有85个,达标率96.6%。县级文化馆评估定级达到三级以上的有77个,达标率87.5%。据介绍,全省推进厕所革命向乡村延伸,完成乡村旅游厕所及分布在乡村的旅游交通沿线旅游厕所建设1100座。
加大贫困地区文化旅游发展支持力度。经初步统计,全省超过75%的文化旅游重大(重点)项目分布在贫困地区。在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目的地品牌、旅游企业服务品牌、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等品牌创建方面给予贫困地区倾斜支持,通过旅游形象广告片、各类文旅展会、赴国(境)外开展文旅宣传推广活动等,加大对贫困地区文化旅游资源推介力度。在人才培训支持方面,组织开展乡村旅游暨旅游扶贫、导游服务技能、旅游行政等送教上门活动,4年累计培训超20万人次。
另据了解,为了丰富贫困地区群众文化生活,4年来,88个贫困县近1万个村安排了文化活动设备购置资金近2亿元。组织开展“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惠民演出5万余场,覆盖观众6000余万人次。
记者:王欢 韩成圆(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