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以心换心,共创美好生活
中国与柬埔寨的减贫合作形式较为多样,包括经贸往来、直接投资、无偿援助以及减贫专项合作等多个方面。笔者认为,中国与柬埔寨的减贫专项合作尤其值得关注。
中国与柬埔寨的减贫专项合作是嵌入在中国与东盟地区合作当中的。早期的合作形式是举办论坛。如2007年举办的“中国—东盟发展与减贫年度论坛”,就是最早在中国—东盟减贫合作框架下开展的中国对柬减贫合作。这个论坛一直持续至今,已经成为中国与包括柬埔寨在内的东南亚国家交流减贫经验的重要平台。
随着近年来中国减贫成效显著,应东盟国家的要求,中国探讨通过举办“中国—东盟农村扶贫政策与实践研修班”“中国—东盟旅游促进减贫研讨会”等,分享中国减贫经验。
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与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的减贫合作,中国政府从2013年开始举办针对基层负责人的“东盟+3村官交流项目”。更为重要的是,在2014年“东盟10+3领导人会议”上,中国总理李克强进一步提议实施“东亚减贫合作倡议”。这个倡议在2014年底就得到了落地。
当年,中国国务院扶贫办与中国外交部、商务部、财政部选定了老挝、缅甸、柬埔寨3个国家开展具体工作对接。“中国—东亚乡村交合作示范项目”于2016年12月正式启动。
柬埔寨的项目具体由中国四川省扶贫开发局负责实施。自2017年7月30日起开始执行,计划用3年时间,通过示范“中国式”精准减贫经验,以治理致贫因素和发展需求为导向,聚焦安全饮水、公共服务、环境改善等多个方面,增强当地社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该项目实施过程中有诸多亮点。一是根据柬埔寨农村发展的具体需求、发展现状,具体制定减贫计划;二是依靠示范效果逐步吸引村民加入到项目中。中国专家组与当地政府合作,首先根据个人意愿和家庭条件,筛选出一批示范户,对他们实行重点帮扶。随着示范户生活改善、收入增加,自然而然吸引到越来越多村民的参与;三是重点培养当地的“造血”能力,减少当地对外来“输血”的依赖。
可喜的是,当地村民在切实感受到,中方项目组专家真心诚意为他们着想时,也主动参与到项目中。村民把专家们当成自己人,经常围着专家讨论耕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随着减贫工作的深入,中国专家组与当地民众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经过两年半左右的时间,目前该项目在其中一个村落,已建成一栋400平方米的社区活动中心和一处覆盖全体3800名村民的集中供水站,重建改建房屋220户,新建厕所100户,接入电力82户。专家组还扶持了80户小米椒种植、14户高温蘑菇、200户庭院经济,帮助建立了2家洗洁精加工厂、80个小米椒加工户和“20+20”个养牛户。
中柬减贫专项合作,把中国扶贫的模式、资金、技术、人才引入柬埔寨,帮助柬埔寨贫困百姓提高生活水平,改变命运,切实体现了中柬命运共同体的精髓。
中国与柬埔寨的减贫合作形式较为多样,包括经贸往来、直接投资、无偿援助以及减贫专项合作等多个方面。笔者认为,中国与柬埔寨的减贫专项合作尤其值得关注。
中国与柬埔寨的减贫专项合作是嵌入在中国与东盟地区合作当中的。早期的合作形式是举办论坛。如2007年举办的“中国—东盟发展与减贫年度论坛”,就是最早在中国—东盟减贫合作框架下开展的中国对柬减贫合作。这个论坛一直持续至今,已经成为中国与包括柬埔寨在内的东南亚国家交流减贫经验的重要平台。
随着近年来中国减贫成效显著,应东盟国家的要求,中国探讨通过举办“中国—东盟农村扶贫政策与实践研修班”“中国—东盟旅游促进减贫研讨会”等,分享中国减贫经验。
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与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的减贫合作,中国政府从2013年开始举办针对基层负责人的“东盟+3村官交流项目”。更为重要的是,在2014年“东盟10+3领导人会议”上,中国总理李克强进一步提议实施“东亚减贫合作倡议”。这个倡议在2014年底就得到了落地。
当年,中国国务院扶贫办与中国外交部、商务部、财政部选定了老挝、缅甸、柬埔寨3个国家开展具体工作对接。“中国—东亚乡村交合作示范项目”于2016年12月正式启动。
柬埔寨的项目具体由中国四川省扶贫开发局负责实施。自2017年7月30日起开始执行,计划用3年时间,通过示范“中国式”精准减贫经验,以治理致贫因素和发展需求为导向,聚焦安全饮水、公共服务、环境改善等多个方面,增强当地社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该项目实施过程中有诸多亮点。一是根据柬埔寨农村发展的具体需求、发展现状,具体制定减贫计划;二是依靠示范效果逐步吸引村民加入到项目中。中国专家组与当地政府合作,首先根据个人意愿和家庭条件,筛选出一批示范户,对他们实行重点帮扶。随着示范户生活改善、收入增加,自然而然吸引到越来越多村民的参与;三是重点培养当地的“造血”能力,减少当地对外来“输血”的依赖。
可喜的是,当地村民在切实感受到,中方项目组专家真心诚意为他们着想时,也主动参与到项目中。村民把专家们当成自己人,经常围着专家讨论耕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随着减贫工作的深入,中国专家组与当地民众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经过两年半左右的时间,目前该项目在其中一个村落,已建成一栋400平方米的社区活动中心和一处覆盖全体3800名村民的集中供水站,重建改建房屋220户,新建厕所100户,接入电力82户。专家组还扶持了80户小米椒种植、14户高温蘑菇、200户庭院经济,帮助建立了2家洗洁精加工厂、80个小米椒加工户和“20+20”个养牛户。
中柬减贫专项合作,把中国扶贫的模式、资金、技术、人才引入柬埔寨,帮助柬埔寨贫困百姓提高生活水平,改变命运,切实体现了中柬命运共同体的精髓。
特约观察员:赵姝岚(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