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信心话未来 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今年,无论是全国两会,还是省两会,开放都是大家关注的热点。本期,我们邀请相关专家学者一同谈信心、话未来。大家认为,面对越是严峻复杂的发展环境,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面对发展前景,大家充满信心,也充满了以大改革、大开放促进大发展的干劲。
深刻理解更高水平开放新内涵
云南省国际贸易学会自贸试验区研究中心主任周希宁认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可从几个方面理解。“首先,需要把握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环境。”周希宁说,在“一带一路”建设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云南站在了更高的开放发展起点上。随着八大重点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世界一流“三张牌”带动作用更加凸显,以绿色能源、数字经济、健康服务等为特征的发展新动能正在形成,云南开放发展的基础更加夯实。此外,随着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云南营商环境加快优化,也为开放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如何理解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内涵?周希宁分享了自己的思考。一是范围更大,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聚焦优化对外开放空间布局。二是领域更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需要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破除阻碍土地、劳动、资本、技术、数据、知识、管理等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三是层次更深,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加快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
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需要更新、更务实的举措。“加快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以大改革、大开放促进大发展,我个人认为要在几个方面发力。”他说,要发力建设投资贸易便利、高端产业集聚、要素流动自由、金融服务创新完善、监管安全高效、法治环境规范、生态环境质量一流、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标准高质量自由贸易试验区。同时,推进滇中新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边(跨)境经济合作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互动发展。加速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扩大南亚东南亚国际合作,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参与国际竞争。
在深化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持续优化和提升营商环境方面,周希宁表示我省需要着力深化投资领域改革,深入推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探索完善投资促进和投资保护机制,创新境外投资管理模式。同时,在支持外贸企业保订单、拓市场、出口转内销的同时,推动贸易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发展,扩大金融领域对外开放,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防控体系。
全面发力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联合国南南合作项目专家、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院长刘金鑫说,云南要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应在基础设施、贸易便利、科技创新等各方面全面发力。
刘金鑫说,云南需要进一步推动交通可持续发展:要加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抓住5G等技术机遇,发展城市交通、物流配送智能化;推进县域高速公路建设;发展跨境物流,使云南从跨境物流合作时代进入国际物流合作时代。同时,抓住跨境清洁能源网、互联网、光缆等基础设施建设机遇。
在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方面,刘金鑫认为,云南应在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基础上,与湄公河流域国家等周边国家进行国际标准对接,推动区域自由贸易发展。同时,依托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着力推进跨境金融服务的数字化、便利化。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贸易环境带来的变化,刘金鑫建议云南针对国际贸易市场环境变化,给予国际贸易、国际物流更优惠的支持政策,特别是为农产品等特色产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同时,加快航空货运运输网络建设,并与重庆市、成都市等城市联手,发挥各自在联系周边国家、生产制造、商品交易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对接国外需求和供应,实现产业突破发展。
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方面,刘金鑫认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有更高的科技水平,特别是需要加速技术市场化应用。云南接下来应瞄准电力、有色金属、新材料、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行业,加快创新成果转化,补齐技术短板。同时,应与周边国家实现数字网络有效衔接,推进技术创新和应用,让更便利的数字经济惠及周边国家人民。
刘金鑫同时表示,此次疫情凸显了重大疫情、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和救治体系的重要性,云南可以与周边国家加强医疗保障、应急救灾等方面的合作,并大力推进与周边国家的生物医药产业合作。
发挥对外开放独特优势
云南省政协委员、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云南省分会中国—南亚商务论坛秘书处处长谭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应以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引领。
“2019年8月,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昆明、德宏、红河三地同步揭牌,这是我国首次在沿边地区布局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加快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提供了更大支撑。当前,我省应以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引领,发挥对外开放独特的优势,发展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谭云认为,当前,公众对自由贸易试验区认知尚不全面,因此,需要形成一个专题学习和宣传机制,让大家了解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有益之处。其次,紧扣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总体方案和相关实施方案,重点在转变政府职能、贸易投资便利化、人民币国际化、互联互通、营商环境建设等方面推进相关建设与合作取得实效。最后,要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形成云南对国际规则的研究体系,加快国际经济专业研究人才的培养。
记者:韩成圆 刘子语 伍平(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