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将于1月17日至18日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 @云南人 来一起回望滇缅合作的高光时刻!
1月10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宣布:
应缅甸联邦共和国总统温敏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月17日至18日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
多年来,中缅两国紧紧相连,缔结了生生不息的“胞波”深情。
缅甸独立后首任总理的女儿杜丹丹努,以及中国文化专家杜茵茵梅、作家吴亨腊、吴盛埃敏等缅甸知名人士,纷纷借云桥网,表达对中缅关系的祝福,祝愿中缅两国友谊万古常青、历久弥新。
今天,中缅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共同推进中缅经济走廊建设,深化中缅友谊与合作,推动两国关系迈上新台阶。滇缅合作之路也越走越宽阔。
云南与缅甸,山水相连,合作历史悠久,胞波情深谊长。
2020年是中缅建交70周年,让我们共同回望滇缅合作的这些高光时刻,再次携手并进,拥抱崭新未来。
经贸合作 互惠共赢
瞬间
“这是我第一次到中国,工厂的领导很尊重我们的生活习俗,知道我们在这里生活得十分顺心后,也有村里的朋友表示很想来这里工作。”——缅甸女孩丁雅吴
24岁的缅甸女孩丁雅吴在缅光帽业(瑞丽)有限公司已经工作了7个月,一个月的收入将近400000缅币(约2000元人民币)。
作为中国参与中缅合作的前沿省份,近年来,云南持续扩大与缅甸经贸合作:
——设立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德宏片区
主要功能定位为重点发展跨境电商、跨境产能合作、跨境金融等产业,打造沿边开放先行区、中缅经济走廊的门户枢纽。截至2019年11月末,当地新增注册内资企业573户,外资企业15户。
——贸易额度持续扩大
贸易额度持续扩大。缅甸是云南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和出口目的国。2019年上半年,滇缅贸易总额达41.64亿美元,同比增长11.1%。
——首次举行缅甸(腊戍)中国(临沧)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
“此次边交会是一个吉祥的活动,集中体现着缅中贸易发展和友好合作的良好愿望。”缅甸商务部部长丹敏对腊戍和临沧携手合作高度评价。
——临沧边合区缅甸大学生创业园也正式开园
为缅甸创业者提供最低的创业成本和较好的创业机遇。
——在曼德勒投资建设“缪达工业园”
云南保山与缅甸政府牵手,在曼德勒投资建设“保山曼德勒缪达工业园”。曼德勒是"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该园区建成后统一服务管理,同时配套专业服务机构。
——资金融通取得新进展
2018年,在同云南发生跨境人民币结算的63个国家(地区)中,结算量最大的是缅甸,结算量为200多亿元人民币。2019年年8月,云南省首条对缅人民币汇款通道开通,滇缅双边贸易投资更加便利。
设施联通 互来互往
瞬间
2019年1月31日,云南德宏开通了从芒市飞往曼德勒的航线,10月27日开通了从芒市飞往仰光的航线。
“中国距离缅甸最近的州市”之一形成,天天都有航线飞往缅甸的新格局。
滇缅陆路互联条件也正在改善!
缅甸木姐至曼德勒公路改扩建
2019年初,木姐—曼德勒铁路进入前期实地检测阶段。2019年12月30日,云南大理至瑞丽铁路怒江特大桥主体建成,中缅铁路的中国国内段建设也正快速推进。
中国章凤至缅甸八莫公路扩建等项目启动
临沧至清水河高速公路孟定国门段建成通车
中缅油气管道项目
总长近800公里的中缅油气管道项目6年多来不仅为中缅两国提供了稳定安全的能源供给,也为居住在管道沿线的滇缅普通人的生活带来了改善。云南电网输送的电力帮助不少缅甸边境地区解决了用电问题。
跨境公路、铁路、航线等不断延伸、加密,滇缅跨境立体交通网雏形初具。
能源、通讯网络的互联为滇缅合作的未来打好了基础。
文化交流 美美与共
瞬间
“这是缅甸有史以来最棒的晚会!”
“这是邻居们送来的最美好的新春祝福。”
——缅甸观众
2019年1月19日晚,“中缅情合家欢”2019中国缅甸新春联欢晚会在仰光惊艳亮相。
由云南承办的中缅文化周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在缅甸内比都、仰光、曼德勒等地刮起了“中国风”。
随着“一带一路”、中缅经济走廊建设的推进,滇缅文化交流呈现出多渠道、宽领域的新景象。
2019年,滇缅文化交流结出新成果
1月,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缅语版脸书账号“魅力云南”正式上线,云南出版集团《汉缅大词典》首发;
6月,由云南广播电视台与缅甸YTV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纪录片《睦邻•缅甸》中文版首播;
11月15日,中缅媒体双城论坛2019(昆明)峰会举行,“缅中媒体联合发声、消除杂音,让缅中友谊世世代代地延续下去”成为共识;
胞波狂欢节已经成为中缅边境线上最盛大的节日之一;
目瑙纵歌节则把让生活在滇缅不同地方景颇族有了相聚的机会;
还有中缅创新创业大赛聚集携手发展的新锐力量,中缅智库高端论坛汇聚两国智慧,共谋发展良策……
教育也成为连通滇缅的重要纽带
2018年缅甸在云南省高校就读学生人数为3499人,目前在云南就读中小学及职业教育的缅甸籍学生人数达到7881人。
云南省共有82所对缅开放的国门学校,众多缅甸籍学生跨境来到云南边境州市的中小学校就读,骑着自行车穿越国境到云南上学成为一道风景。
心心相印 守望相助
瞬间
“路修好了,路灯也亮了,我们村庄发生了很大改变,越来越有发展活力。”——缅甸内比都达贡镇埃羌达村 杜钦秋
杜钦秋手指着远处的诊所、图书馆、学校……眼里充满了希望和感激。
埃羌达村减贫示范合作项目,是由云南省国际扶贫与发展中心负责实施的中国援助缅甸减贫示范合作项目之一。
2018年1月实施以来,中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模式和精准扶贫经验为基础,在缅甸两个村庄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发展种植、养殖及手工加工业等产业,组织技能培训,成立农民合作组织,极大地改善了当地村民的生活,提振了他们发展的信心。
“项目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还开拓了我们的眼界,让我们更加有发展的信心。” 杜钦秋说出了村民共同的心声。
减贫合作是滇缅守望相助的一个生动写照,而还有更多胞波情深的故事值得记录。
2018年以来,由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组织的“‘一带一路•胞波情’先心病儿童救助行动”,帮助缅甸患儿接受免费手术治疗。2016年至今,云南医疗队已为缅甸1800多名白内障患者成功实施了手术,为他们带去了光明。
孟连口岸了开辟“阳光早市”通道,为边民提前开放通关服务。“提前通关,意味着我们的新鲜蔬菜能卖出更高的价钱,尤其是水产品。”缅甸边民李妹说。
心手相牵、守望相助
滇缅友谊书写在几千年的血脉、文缘的相通中,书写在近2000公里边境线上的每一次往来里,书写在每一个友好合作项目的推进上。
面向未来,云南与缅甸胞波命运紧密相连,心灵更加贴近。
记者:杨燕 张莹琳 张若谷 朱东然 祖红兵 左耶昂 刘周(云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