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宁鲁黑村:昔日贫困村变身特色旅游村
10月15日10时许,晋宁区二街镇鲁黑村村民何兴龙卖完青花,转身回了自己开办的农家乐为下午来游玩的客人备菜,“以前靠种地卖菜收入刚够生活,现在村里发展乡村旅游,开了农家乐越来越忙,生活也越来越好了!”
同样,2018年之前,方天武一家人齐心协力种蔬菜讨生活,近两年抓住村里发展旅游业的机会,也开办起农家乐,成为当地村民的致富带头人。
2017年,二街镇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提出把鲁黑村建设为乡村旅游综合体的发展目标。2018年8月,鲁黑村被列入云南省农村综合改革乡村振兴试点试验示范项目,开启了旅游带动乡村发展的新实践。
忆往昔 种烟种菜艰难过日子
从昆明出发,经高海高速和环湖南路到二街镇鲁黑村仅需1小时。从二街镇城区到鲁黑村,一路上绿树成荫、空气清新。到了鲁黑村村口,一个大型牌坊矗立眼前,周围是平整开阔的停车场。
“这些都是近两三年才建起来的。”鲁黑村党总支书记方天花说,曾经的鲁黑村是二街镇有名的贫困村,经济发展水平在20世纪末才靠着烤烟种植逐渐提升。
但是,随着烤烟种植年份渐长,没了土地轮作,烟叶质量下降,加上收购标准提高,村民的收入一下子滑了下来。
要致富先修路。在上级部门支持下,鲁黑村耗资400多万元修建了到村的水泥路,把二街集镇和鲁黑村各个村民小组连在一起。
路通了,就要考虑致富的路子。鲁黑村年平均气温13.6℃,年降水量1004.8毫米,特别适合种植粮食、烤烟、蔬菜等农作物。看到种植蔬菜带来了经济效益,村里200多个农户都种上了青花、甜豆等蔬菜。“由于采用生态种植,品质较好,销路也不错,我们这里的青花成为出口产品。因此,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很高,收入也在不断提高。”方天花说,不过,由于鲁黑村处于山区,土地大多是旱地,绝大多数农户以种植为生,一旦遇到干旱年份就会因减产导致收入大幅降低。
为实现村民富裕、村庄发展,经多方考察并通过多种形式的商议,鲁黑村党总支、村委会班子向二街镇党委、政府提出转变发展方向的建议。在前期分析调研基础上,最终,二街镇党委、政府确定了鲁黑村作为乡村转型发展试验点。
看今朝 乡村旅游带来“真金子”
没有等出来的幸福,只有干出来的辉煌。
2018年,鲁黑村成功申报成为云南省农村综合改革乡村振兴试点项目。二街镇概算投资2000万元,着力以环境提升、产业振兴、人才培养为抓手,以“乡愁记忆”为主题,将鲁黑村打造为“滇中美丽乡村”旅游品牌。
之后,围绕“吃、住、行”三大旅游要素,鲁黑村新建了17公里长的环村健康步道,打通旅游路径;新建了一批夯土民居建筑,计划打造特色民宿;新建了“鲁黑之家”文化体验中心,复原农耕美食文化。此外,大水塘、古井等几处村内小景观进行了提升改造,旅游内容不断丰富。
如今,漫步鲁黑村,木栅栏里的老院子、平整的石板路、风景如画的荷塘、绿树成荫的乡间小路、设施齐全的公共厕所等,让人倍感舒适。
“近些年,村里越来越干净、越来越美,有烧烤区还可露营,到这里游玩的人可以说是正在慢慢增多。”鲁黑村村民陈华亮说,最近3年,鲁黑村已成为昆明、玉溪等地很多市民的周末度假地。统计数据显示,受益于旅游发展,当地村民人均纯收入已从2017年的9000余元提高到如今的1.2万余元。
乡村发展除了吸引游客,更吸引当地有志青年扎根于此,周蕾就是其中之一。2018年大学毕业后,她选择回到鲁黑村,成为鲁黑村委会的一名后备干部,持续为鲁黑村发展贡献力量。“我已成家,家人也留在这边创业,主要原因就是这里的发展越来越好,而我们也在这里看到了更美好的未来。”
记者 赵书勇 (昆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