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说果 | 关于石榴不得不听的故事
每年9月底、10月初,
也就是中秋、国庆前后,
都是“吃货”的节日!
这段时间,月饼“霸占”超市货架,
大闸蟹和田螺是最肥美的时候,
而石榴也成熟了……
叮咚最近就收到了不少红彤彤的石榴,
看来得加把劲吃了!
然而你是否想过,
我们吃石榴的时候,
吃的真的只有石榴吗?
不懂什么意思是吧?
那就准备好石榴和小板凳,
听叮咚讲讲石榴背后的故事吧~
从奢侈品到大众水果
话说,石榴原产于今天的伊朗、阿富汗和印度北部。目前,世界各大洲都有石榴种植,它已成为人们最常见的水果之一。
历史上,中东、南亚和地中海一带是最早种植石榴的地区。早在7000年前,地中海东岸、今天以色列一带的居民便已开始驯化石榴树,而这也是当地最古老的果树之一。
在古埃及,石榴是繁荣和进取的象征。新王朝哈特谢普苏特女王(公元前1503年至前1482年在位)时期的古墓中曾发现过干石榴。
考古学家还在伊拉克出土的一个距今4000多年的王冠上,发现刻有精美的石榴图案。可见在遥远的古代,石榴早已为人所熟悉。
只不过,那时的石榴珍稀且昂贵,只有王宫贵族能消费得起。1982年,一个潜水员在土耳其沿岸偶然发现了一艘14世纪的沉船,船上不仅有数量可观的香水、象牙、金首饰等物品,还有石榴的残留。这说明,直到中世纪,石榴对于普通人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攀的奢侈品。
16世纪时,石榴被西班牙殖民者带到美洲大陆,并从此开始传向世界每一个角落。如今,地中海沿岸、中东、高加索、北非、南亚次大陆、中亚、北美以及我国南方地区都是石榴的主要产区。
全球石榴种植分布图
石榴也早已不是从前的“红色珍宝”,而进入千家万户,成为了人人都能享用的平价大众水果。
石榴:古人眼中的天浆之果
石榴出现中国的时间很早,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时期它便已从西域传入中原地区。唐代元稹有诗曰:“何年安石国,万里贡榴花。迢递河源道,因依汉使槎。”
《艺文类聚》引用西晋陆机的《与弟云书》,说得更清楚、直白:“张骞为汉使外国十八年,得涂林安石榴。”换言之,石榴是张骞出使西域时从中亚带回来的。
出使西域过程中的张骞
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之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张骞将石榴带回长安后,首先植于上林苑、骊山温泉一带。和上期介绍无花果不同,石榴很受中国人欢迎,其栽培范围也不断扩大。经过数个世纪的努力推广种植,安徽、江苏、河南等省份都成了我国石榴的重要产地。
到唐朝时,石榴因其火红的颜色、酸甜诱人的口味,甚至被称为“天浆”。段成式在《酉阳杂俎·木篇》便写道:“石榴甜者谓之天浆,能已乳石毒。”
此后的《食疗本草》和《本草纲目》则说:“榴者,天浆也,止泻、化淤、清渴、祛火。”
安徽省怀远县从唐朝起便开始种植石榴,有“中国石榴之乡”的称号,“怀远石榴”还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除了怀远县,中国著名的石榴产地还包括安徽省塔山村、山东省枣庄市、河南省荥阳市、陕西省西安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四川省会理县,以及云南省巧家县和蒙自市。
蒙自石榴一直以果大、皮薄、色艳及颗粒饱满多汁而闻名。截止去年底,蒙自市的石榴种植面积已达12.5万亩,产量27.65万吨,产值高达8.85亿元。而今年蒙自石榴的种植总面积已扩大到13万亩,预计产量将超过33万吨。
由于种植规模、产量和品质上都有保证,蒙自石榴如今除了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超市里的常客,还远销俄罗斯、越南、泰国等周边国家。
“多福之果”背后的象征
现在,我想回到文章开头提出的那个问题:我们吃石榴的时候,吃的真的只有石榴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历史学家菲利普·费南德兹·阿梅斯托认为,人类摄取食物并非只为了获得营养那么简单,大多数的例子牵涉到其他目的,包括自我转化、挪用权力等等。
英国历史学家菲利普·费南德兹·阿梅斯托
换句话说,我们吃东西的时候,除了注意它好不好吃、有没有营养之外,还关心食物究竟能不能帮助我们实现某种改变,让自己看起来更漂亮、更健康,甚至更有钱、更有身份等等。这就是饮食的“符号意义”或者“象征价值”。
象征人类学家玛丽·道格拉斯认为,人类看世界的角度,实际上是由我们分类事物的方法所决定的;而不同的分类方法,又会导致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完全不同。
玛丽·道格拉斯那本著名的《洁净与危险》
在我国,石榴因为颜色红艳、成熟时的果实大而饱满,一直被视为富贵、吉祥、繁荣的象征。它因此收获了许多美丽的名字:沃丹、安石榴、若榴、丹若、金罂、金庞、涂林、天浆、若榴木、山力叶……
古典绘画和诗词中对石榴的描绘、赞美也不胜枚举。
南宋鲁宗贵的《橘子葡萄石榴图》
韩愈——《榴花》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李商隐——《石榴》
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这大概是对石榴最生动、写意的描写了!
王安石也有“每嫌柳浑青,追怅李太白。多谢安石榴,向人红蕊拆”的诗句。可见,石榴在古代便已被赋予了诸多象征含义,并成为文人寄托、传递感情的媒介。
此外,因为“多籽”与“多子”同音,石榴直至今日仍被我们视为多子多福、家庭兴旺的象征,民间甚至有“千房同膜,千子如一”的说法。而这一理解只有在中文的语境中才成立,也只有在华人社会里才有价值。
这就是我们看世界的方式,也是石榴对我们的独特意义所在。
石榴料理整起来!
虽说中国人吃石榴的历史已有2000多年,但我们似乎只把它当作水果,而从未想过用它做菜。
国外的情况则大不一样,在中亚、欧洲甚至一些美洲国家的烹饪里,都经常能见到石榴的身影。
那究竟都有哪些“奇葩”的石榴料理,让我们一起来见识见识吧。
伊朗石榴浓汤
在石榴的原产地之一伊朗,有一道用石榴、豌豆、薄荷和香料煮成的浓汤,叫ash-e anar,anar在波斯语里的意思就是石榴。
这道汤中不仅有新鲜石榴点缀,里面还加入了一种叫fesenjan的石榴酱,让石榴的味道更佳浓郁。
石榴酱炖肉
怎么样,石榴汤和石榴炖肉还第一次听说吧?不过这还远不是最“奇怪”的。
在印度和巴基斯坦菜中,石榴籽经常被作为香料使用。这些看似没什么用的石榴种子,在与果肉分离并晾晒10-15天之后,就成了咖喱和酸辣酱中的主要酸味来源。
晒干的石榴籽
除此之外,石榴籽还会出现在沙拉、酸奶和冰淇淋里,用来提味。神奇吧?
位于中亚的阿塞拜疆也是石榴消费大户。他们生产一种叫narsharab的石榴酱,和鱼、烤肉等一起食用。
阿塞拜疆石榴酱
除了中亚和南亚地区,位于欧洲的希腊和土耳其也有石榴入菜的习惯。在希腊,有一道用面粉、石榴和葡萄干做成的浓汤叫kollivozoumi。希腊人还喜欢将石榴做成蜜饯,放在酸奶或者冰淇淋上食用。
而在离希腊不远的土耳其,人们习惯于用石榴酱汁做沙拉,或者腌肉。土耳其还有一道用新鲜石榴点缀的著名甜品,叫gullac。
土耳其甜品gullac
此外,远离石榴发源地的墨西哥如今也发展出了属于自己的石榴料理——chiles en nogada。
它甚至可以被称为墨西哥的“国菜”,因为其红、白、绿三色与墨西哥国旗的颜色一模一样。
墨西哥“国菜”chiles en nogada
这道菜的主料是烤过的酿辣椒,上面则美美地铺上一层酸甜可口的石榴,看着就流口水!
怎么样,看完上面这些美食,是不是有自己DIY一把的冲动呢?
的确,在烹饪石榴料理这件事上,我们还得多跟外国学一学。希望在不远的将来,中餐里也能出现越来越多石榴佳肴。
作者 王靖中 (云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