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说果 | 无花果,你怎么让人那么陌生?

2020-08-31 10:31:29
来源:云果庄园

话说提到无花果,

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一脸懵逼对吧~

其实我也一样。

再多想一会儿我发现,

我对无花果的印象竟然停留在……

《帝国时代》里农民在采的那玩意儿!

额……我是不是暴露年龄了?

不过,我自己确实震惊了!

  对于一款水果的印象竟然要到20年前的游戏里找,可见它的存在感实在不高。

  可是,我们对它究竟为什么那么陌生呢?今天叮咚就带大家探究一下这个问题~

Let’s go!

 

无花果:欧洲文明的一个侧影

    

  无花果原产于中东和西亚,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农作物之一,时间仅次于小麦、大麦和豆科植物。约旦一座距今9300年的新石器时代村庄遗址中,就发现过无花果的化石。

  作为一种植物,无花果耐瘠、抗旱,喜欢在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下生长。因此,在地中海东部,特别是今天的土耳其、埃及、希腊和黎巴嫩一带就成了最适合种植它的地区。当地人不仅种无花果,还喜欢吃无花果,甚至用它作为家居装饰品。

  

  和奶酪、橄榄、面包一样,无花果是“地中海饮食”的代表性食材。我们甚至可以豪不夸张地说,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这个地区几千年来的饮食习惯,也折射出了整个欧洲文明的历史进程。

  早在3000多年前的古埃及时期,人们便已开始成规模种植无花果了。酸酸甜甜的无花果,是当时的埃及人可以享用到的为数不多的水果之一。据说,它还是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的最爱。

 

古埃及壁画上的无花果

  古希腊和古罗马人不仅喜欢吃无花果,对它的特点、分类和用处也非常了解。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植物学家提奥夫拉斯图斯曾详细研究过无花果,亚里士多德还发现无花果是雌雄异花的植物,即一个隐头花序里,要么只有能结果的雌花,要么只有雄花和失去了生殖能力的雌花,这能帮助一种叫榕小蜂的昆虫产卵。

   

小普林尼(公元约61年至113年)

  古罗马时代,无花果是十分常见的食物。执政官小普林尼曾在他的书中记载了29种不同的无花果品种。据传,罗马皇帝奥古斯都是被他的妻子莉薇娅在无花果中下毒害死的,可见这种水果当时有多不起眼。此外,无花果还曾被用作催肥鹅肝的原料,为罗马贵族的餐桌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15世纪末“大航海时代”开始,随着各国的海上贸易,无花果被移种到了欧洲北部、亚洲甚至新大陆。1769年,西班牙传教士朱尼珀洛·塞拉在加利福尼亚种下了第一株无花果树,无花果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这里重要的经济作物。

 

美国的无花果种植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2018年的统计,土耳其、埃及、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是目前世界上无花果产量最大的国家,它们出产的无花果占到世界总产量的64%。

 

“圣树”无花果

  

  西方人之所以那么钟爱无花果,除了地理和历史上的原因之外,还和它的“宗教地位”不无关系。许多宗教都将无花果树视为“圣树”,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犹太教中,无花果树是善恶之树,也是神赐福的象征。据《旧约圣经》记载,摩西带领犹太人逃离埃及之后来到的“应许之地”迦南便是个“有蜜、有小麦、有无花果”的世外桃源。

 

 圣经故事中的无花果树

  虽然之后的基督教和天主教将《创世纪》中的无花果树改成了苹果树,但英语中的“无花果叶”(fig leaf)一词至今仍保留着“遮羞布”的含义。

  也就是说,不管在犹太教、基督教还是天主教徒心目中,无花果都有着不可取代的神圣地位。

  

  无花果在伊斯兰教和佛教中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以无花果和橄榄果盟誓……此后,你怎么还能否认报应呢?难道真主不是最公正的判决者吗?”这是《古兰经》第九十五章《绨旎》中的句子。绨旎即无花果。

  而无花果树与佛教中的“圣树”菩提同为桑科榕属,因此经常被佛教徒称为“圣无花果树”。

 

在中国,无花果怎么让人那么陌生?

  

  好了,说完无花果与西方的历史与宗教渊源,现在终于是时候来回答开头提出的那个问题了:为什么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无花果显得那么陌生?

  

  其实,无花果并不是什么现代舶来品,它早在唐朝时就已从波斯进入中国,后来还传到了日本。

  目前,中国对无花果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唐代段世成所写的笔记小说集《酉阳杂俎》里。《酉阳杂俎》道:“阿驵出波斯,拂林人呼为底珍树。长丈余,枝叶繁茂,叶有五丫如蓖麻,无花而实,色赤类柿,一月而熟,味亦如柿。”阿驵(anjir)便是波斯语中对无花果的称呼。

  

《酉阳杂俎·卷一》

  中国民间还有谚语:“六月六,地果(无花果)熟,七月半,地果烂。”这说明无花果的成熟期不长,也说明中国人对这一水果是有所了解的。

  但有一个事实不可否认,与同样是历史上从西域引进的葡萄、西瓜、石榴等水果相比,无花果没有什么存在感,市场上也很少见。这究竟是为什么?

  

  首先,就如前文中所说,无花果毕竟原产于遥远的中东和西亚地区,文化、情感上和我们也没有什么特殊联系,所以一直以来都让人感到陌生。

  以中国的古诗词为例,其中描绘、赞颂过的水果很多,比如荔枝、樱桃、杨梅、橘子、桃子,甚至葡萄、石榴和香蕉,但你见过哪首诗写到无花果吗?这至少说明,古人和我们一样,对这一水果也不甚熟悉。

  

  其次,无花果和香蕉、猕猴桃、百香果等不同,必须等到八成熟之后才能开始采摘,否则会直接影响口感。而采摘后的无花果保鲜时间很短,有的品种甚至只有几个小时。此外,成熟的无花果质地极软,经不起颠簸和挤压。

  以上这些因素就导致它难以储存及长途运输,新鲜无花果的商业化种植和推广因此受到了严重制约。

  

  的确,目前绝大多数无花果都是通过加工成果干、果酱和果汁等食品,才登上国外家庭的餐桌。然而,在从来缺乏无花果消费文化和习惯的中国,鲜果尚且不具有认可度和吸引力,其加工品就更难说能有什么作为了。这几点就是我们之所以觉得无花果陌生的原因了。

 

就算不常见,也要知道怎么吃!

  

  虽然新鲜无花果不常见,但用无花果制成的食品种类真不少,除了上面提到的果干、果酱、果汁之外,还有蜜饯、果茶、果酒、罐头等等。

  而能用无花果做的菜也很多,甚至可以摆出一桌完整的双人情侣无花果套餐来!请看:

 

餐前面包:无花果核桃免揉面包

推荐理由:核桃的脆、无花果的甜与面包带来的些许饱腹感,能瞬间安抚你饥肠辘辘的胃和不安分的舌尖,让你平静下来,耐心等待之后的好菜上桌。

 

头盘1:新鲜无花果配伊比利亚火腿

      

推荐理由:甜味和咸味的混合刺激,是快速打开味蕾的最佳方式。

 

头盘2:蜂蜜无花果配坚果及羊奶酪沙拉

  

推荐理由:无花果与蜂蜜的甜、羊奶酪的微咸与绵密,还有花生的香脆,让这道菜不管在味道还是口感上都充满了层次感,并且有浓浓的“地中海风”。

 

主菜1:蜂蜜无花果烤鸡

  

推荐理由:和摆盘精致、考究的前菜相比,这道略带粗犷的地中海乡村家庭料理视觉上就给人很强的冲击感,其味道肯定也不会差。

 

主菜2:意式无花果培根披萨

  

推荐理由:绿、白、红是意大利国旗的颜色,也是经典玛格丽特披萨的颜色。这是一款适合肉食者的创意玛格丽特披萨。

 

奶酪:无花果配奶酪托盘

  

推荐理由:在许多传统法式餐厅,主菜和甜点之间还有一道奶酪。无花果里的糖分能很好地中和奶酪的咸,却又不会抢走它的风味,可以说是极佳的“奶酪搭档”。

 

甜品1:无花果优格蛋糕

  

推荐理由:吃完“重口味”的主菜和奶酪之后,来上一份冰凉的无花果优格蛋糕,让你的口腔瞬间恢复清爽。

 

甜品2:烤无花果馅饼

推荐理由:如果不喜欢马上吃冰凉的食物,换一份烤无花果馅饼也不错。馅饼做法简单,但可能是享受无花果香甜口味最纯粹的方式。以它结束这一餐,再合适不过。

嘿嘿~你觉得叮咚设计的这款套餐怎么样?快留言告诉我吧!

不管怎么说,叮咚还是希望,无花果能融入中国人的饮食。

或许有一天,我们也可以摆出一桌中式“无花果宴”来!

  作者:王靖中

编辑: 王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