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永平:筑牢生态屏障 建设美好家园

2020-08-25 15:20:13
来源:新华网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县是云南省、大理州重点林区县,全县国土面积2884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93.8%。近年来,永平县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县域经济的抓手,立足县情实际,提出把永平建设成为“中缅陆路大通道上的农产品加工贸易集散地,云南省绿色产业创新示范区,滇西生态休闲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目标。

 

林业专业技术人员深入造林现场讲解种植技术。(资料图)

  筑牢生态屏障 打造“绿色强县”

  永平县林业和草原局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联动实施管护就业、退耕奖补、生态补偿、造林务工、产业富民和扶志强能促增收,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齐头并进。

  2016年至2019年,永平县累计投入生态建设资金11663.765万元,其中涉及少数民族补助资金4253.065万元,惠及少数民族群众29343人,为少数民族家庭配送柴节煤炉灶6790台,安装太阳能970台,完成义务植树282.914万株。通过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农村能源建设工程、生态公益林建设、重点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建设等项目的实施,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3.49%,森林蓄积量达到1343万立方米,林业生产总值达43.99亿元,实现了林业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持续稳定增长。

古道元梅。(资料图)

  引领群众致富 建设“绿色银行”

  永平县“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让高原特色农业在该县得以优质发展,是被云南省政府命名的第一批“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

  2019年8月27日,永平县(核桃)成功入选云南省“一县一业”20个示范县之一。2019年底,全县林业产值达43.99亿元,同比增长52.21%,其中核桃面积已达158.7万亩,产量9.31万吨,综合产值43.68亿元。核桃已真正成为永平贫困群众脱贫退出、广大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一县一业”支柱产业,成为了永平山区少数民族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同时,全县共有2.9万户林区农民依托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种植石斛、重楼、续断、天麻等林药林菌5.7万多亩,林下养殖林禽、林畜户达930多户,野生和人工种植的林下经济产量达3497吨,产值3.6亿元。

林下经济—重楼。(资料图)

  展现林草风采 共建和谐家园

  永平县聚焦人口较少民族、特困民族和深度贫困人口,从基础设施建设抓起,从产业发展入手,大力推进民生工程、产业帮扶建设,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拓宽增收渠道。

  金竹塘村民小组是永平县杉阳镇永和村唯一一个傈僳族“直过民族”村寨,全寨共有19户农户76人。金竹塘村民小组在加强传统产业泡核桃抚育管理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种植树头菜及重楼等林下经济种植,通过产业扶持和入股分红等帮扶措施,人均年纯收入超过3500元。

  多年来,永平县以特色林业产业、生态旅游业为发展思路,坚持生态、产业、商贸、旅游、文化多元发展,初步形成了“县有主导产业、村有支柱产业、户有致富项目”的产业发展格局。(完)(刘奕 王劲松)

编辑: 李文君
云南永平:筑牢生态屏障 建设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