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新“夜”态 释放新活力

2020-07-26 18:45:44
来源:云南日报

  华灯初上,夜生活华丽登场。南强街的夜间特色集市、书店里的“夜学”活动、击剑馆里挥汗如雨的年轻人……食、学、体不断丰富着人们的生活。热起来的“夜经济”,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活力。

  品

   “夜食”里的有滋有味

  入夜后的昆明,灯火璀璨、人头攒动,城市夜生活逐步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吃,是夜间消费的重要一环。

  “有请比萨制作大师,为大家带来比萨制作表演。”晚上7时,昆明恒隆广场6楼天台花园“星空花园”嘻哈主题派对,奏响“夜的第6章”。来来往往的人们看着动感街舞,品尝完美食再来一杯鸡尾酒,天台花园气氛正嗨。

  昆明恒隆广场市场运营相关负责人介绍:“周五的夜晚,正是忙碌一周后放松休闲的大好时机,我们决定每周五在6楼天台花园定期推出主题派对,根据不同主题联动不同类型商家到派对参与活动。同时,天台花园餐厅大西洋上水鱼生酒店、凑凑火锅店、羲和雅苑等延长营业至凌晨,让夜间餐饮消费更多元、体验更丰富。”

  据介绍,作为昆明目前单体最大的商业综合体,昆明恒隆广场正在努力摆脱疫情带来的影响,目前客流量恢复至疫情前八成左右。商场计划创造更多消费新场景,吸引更多客流。

  麻辣小龙虾,章鱼小丸子、啤酒、烧烤……南强街夜经济集市周末的夜晚,熙熙攘攘,“吃货”们来回穿梭于街头巷尾,成为一家家美食店的“座上宾”。

  “去年11月,南强街打造夜间特色集市,云海肴瞄准夜市发展机遇,店外设摊。一开始摊位主要是卖云南特色农产品,但在这条热闹的文化美食街上,烟火味儿稍显不足。于是我们把特产移到店内售卖,摊位转向经营老昆明传统小吃,生意很好,经常到凌晨才收工。”云海肴南强街店店长杨梅说。

  距离云海肴几步之遥,南强街上豆腐主题特色餐厅七步香同样顾客盈门。近期,餐厅生意不错。“客流基本恢复至疫情前九成,夜间客流比白天多20%左右,特别从夜市开起来之后,让我们看到了夜间消费的巨大潜力。”该店总经理邱皇星表示,店门口有块10平方米不到的空地,餐厅已经计划门口设摊,售卖烤豆腐等豆腐类小吃。“小吃方便、快捷,摊位设置让消费更接地气,也拉近了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昆明伍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策划总监姚骅介绍,南强街夜经济集市有40余家商户入驻,设有40多个摊位,集市范围为昆明北后街、南强街、履善巷、端仁巷,囊括云南民俗美食、东南亚异国风味、少数民族小吃和非遗文化展示等各板块内容。他说:“夜市由我们统一进行管理,除了安排环卫工人和环卫车定时进行街道清扫,还配合相关部门进行门店、摊位的食品卫生安全检查,营造让消费者放心的就餐环境。”

  深夜12点,昆明顺城购物中心多数店铺都已关闭,而四楼一头屋东京烧肉店内的工作人员正在忙进忙出,烤肉滋滋作响,三两好友举杯相碰,这是烤肉店的“深夜食堂”时间。

  深夜里的食堂怎样才能在深夜汇聚人气?一头屋东京烧肉品牌总监刘林生说,他们正积极采取社群推广、派送宣传单、美食公众号宣传等方式,让深夜里的食堂名声更响。另外,顺城购物中心属于半开放式结构,消费者出入不完全受限商场管理,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商家探索新的夜间消费模式。此外,顺城片区与南强街、昆明老街等特色文化美食街区距离较近,能形成较强的集聚效应。

  读

  “夜学”里的分享互动

  云南的夜里,一些消费者利用各种读书会、培训活动,将工作和睡觉之外的8小时变成“充电期”和“提升期”,发掘自身潜力,探索无限可能。

  “可以明显地感觉到,现在爱读书的人越来越多了。”刚结束当天的分享,樊登读书云南区域总负责人师兢就迫不及待地聊起了他的感受。他介绍,目前在樊登读书注册的云南会员有近50万人,越来越多的人将工作之外的时间花到了各类读书平台上。他们计划,未来在昆明人气街区开展直播活动,用线上+线下、虚拟+现实的方式分享各类知识,还将联动不同机构,吸引更多读者参与到“夜学”活动中。

  “今天,我们为大家放映的影片是《爱在日落黄昏时》。”在大象书店的放映室里,灯光暗了下来,观影者已经选好位置坐下,等待着电影开场。这场观影会,你可以来去自由,也可选择一杯特饮或精酿后沉浸其中。

  大象书店店长徐超介绍,夜间书店的人流相对白天会有所减少,而选择夜间举行观影会、读书会等活动,不仅增加人流,促进大家到吧台消费,也为大家提供一种文化消费的新体验。“今年的5月20日,书店夜间观影会正式上线。我们希望大家来这里看书、观影、喝咖啡,一起学习,共同分享有趣的事。”他说。

  “饼干已经冷了,可以用糖霜上色了。”伊蔓和姐姐接过店员手里的糖霜,慢慢给饼干“穿上”彩色的衣裳。一旁的妈妈看着姐妹俩认真的模样,露出了笑容,而爸爸正拿出手机全方位记录孩子们的第一次烘焙体验。

  昆明W烘焙店店员袁江是姐妹俩的烘焙老师,他介绍:“夜晚来学烘焙的亲子消费者比较多。还有一些‘大朋友’,下班后也会来店里亲手制作一个蛋糕,送给自己或是过生日的好友。”

  花几个小时,你可以在这里完成一个蛋糕,做出各种形状的饼干或是不同口味的面包……一个夜晚因“齿颊生香”变得精彩和难忘。

  而对于袁江来说,看着大家选一个喜欢的款式,帮助他们从零开始到完成一个作品,自己也有满满的成就感。“在这个过程中,新手们学会了做烘焙,而我也在与顾客的互动中对烘焙有了新的理解和想法。”袁江说。

  当下,都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夜晚成为了大家获得新技能的时间。在这样的小店,只需几个小时,就可以实现一个“甜蜜的梦”。

  听

  夜晚的“运动交响曲”

  车流奔腾,霓虹闪烁。“日落而未必息”,夜色下的云南消费者,不仅有美食和在知识海洋遨游的快乐,还有尽情挥洒汗水的酣畅淋漓。随着产品和业态的丰富,让各方“夜来夜嗨”的夜间运动,不再局限于相对传统的跑步和“撸铁”。

  “每周只要有空,一下班我就直奔击剑馆。”7月10日晚,恒隆广场昆明佳伯击剑场馆内,刚结束一场对抗的击剑运动爱好者乔女士擦拭着脸上的汗水,分享了她的击剑心得。

  昆明佳伯击剑运营负责人罗先生介绍,目前云南大约有10家击剑馆,击剑运动者群体在2000人左右。为配合消费者的时间,该击剑馆课程多集中在夜间进行。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消费者,根据其身体条件、个人爱好和剑种,店家制定了完整的课程体系。同时,对于更多的成年消费者,也引导他们参与实战对抗训练,释放白天的压力。

  既是综合体运营方又是运动场馆会员的谭景允认为,大众健身运动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社会氛围。未来,恒隆广场将联动各类运动品牌、餐饮企业,开展击剑比赛、夜跑、轻食等体验活动,丰富健身运动的综合消费体验。

  “来看看谁的速度最慢。”“刚才那个弯道没控制好速度,下次一定超过你们。”7月的星空下,在52秒卡丁车俱乐部大悦城店里,邀约竞技的朋友们一边看着成绩公告板,一边兴奋地讨论刚刚那短暂的7分钟里发生的每个令人惊心动魄的场景。“平时除了卡丁车爱好者,还有很多消费者受影视作品影响前来体验。云南的夜,被7分钟分成了无数节‘速度与激情’的好戏。”

  昆明大悦城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综合体针对运动业态商户,给予消费补贴以开展优惠促销活动,还会对夜间前往运动场馆的顾客提供免费停车等服务。此外,昆明大悦城餐饮、娱乐等相关业态也在夜间延长了营业时间,以多重业态协同带动夜经济发展。

  “踢腿!出拳!太帅了!”夜晚,在昆明泰格搏击俱乐部拳击台上,两名会员正在切磋泰拳,围观会员不时发出阵阵高呼。泰格搏击俱乐部大悦城店店长钟志鹏,在场边和会员们兴奋地讨论着。

  “下班后,来锻炼的人数挺多,约占全天的一半,所以,晚上7点到8点是我们集中开课的时间。”钟志鹏介绍,他们的客群主要是18至40岁的成人会员,“我们有两位60岁以上的会员,一直在这里坚持锻炼。他们与年轻会员们打成一片,可开心了。”

  钟志鹏介绍,最近几年,昆明开设了很多家泰拳店,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泰拳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这里不是一个仅提供‘共享健身器械’的地方,也对会员免费开放所有课程。在锻炼的过程中,会员经常一起讨论交流、相互打气,这里也是一个充满温度的地方。”钟志鹏说。

  “注意脚不要往后勾,背挺直,很棒!”在天马行空国际马术学院马场内,教练正在给一名小骑手上课。

  “入夏以来的夜晚,位于商场顶楼的马场凉风习习,很多人都选择夜间来骑马。”天马行空国际马术学院院长伍梦娇介绍,工作日里,马场的夜间消费人群约占到全天消费的四成,马术是一项非常考验人与马之间协作能力的运动。它关系到马的性格、骑手的性格、骑手的控制能力、骑手与马的默契程度等等,其中有很多困难因素需要骑手克服。

  据了解,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关注夜间马术运动,他们还希望借助运动体验增加马术知识。为此,天马行空国际马术学院设立了马术科普科技馆,通过全息扇形投影、英语科普双语电子屏讲解、地面互动、墙面互动、马场体验、马术科普课程等综合场景,全方位、多手段为消费者普及相关知识。

  记者:李吒 韩成圆 李恒强 李文君 姚程程 实习生 杨翕(云南日报)

编辑: 李吒
消费新“夜”态 释放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