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就风味各异的“萝卜白菜” ——大滇西旅游环线考察侧记之三
2020-07-13 11:47:11
来源:云南日报
傈僳族艺人弹唱民歌
“大滇西旅游环线上丰富的民族文化元素值得深度挖掘,以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叶枝镇同乐村的国家级非遗阿尺木刮(即‘山羊的舞蹈’)为例,如果能让游客通过感受阿尺木刮,对这里的民风、历史、服饰也感兴趣,进而延伸出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就能为游客提供区别于传统旅行方式的体验。”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传承培训部主任邹萍建言。
自然、人文、历史……大滇西旅游环线的任何一个侧面都有无数亮点可挖掘,需要的只是善于发现的双眼。
考察过程中,成员们一直聚焦文旅融合大背景下,如何造就风味各异的“萝卜白菜”,让各年龄段的游客都大有玩场。
“今年‘五一’期间,很多游客来到了普卡旺村的村前空地上‘安营扎寨’,体会‘大山里的生活’。”在独龙江乡普卡旺村,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丰贵山介绍。昆明蜂鸟运动有限公司总经理彭燕接着说,这里可以设计成为徒步线路上的一个营地,晚上可以和村民举办篝火晚会,或是听着普卡旺河的水声仰望繁星,这样的体验会让人印象深刻。还可以引入独龙毯、竹编、特色美食等产品。总之,就是发挥本地特色,做到主客共享。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王荣红谈到,各类新产品和新业态的打造需要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比如导游,他们的讲解对当地文化传播起着重要作用,对唤起全社会共同保护、传承民族文化有积极意义。“希望各地文旅部门和单位积极组织民族文化方面的专家为导游提供模块化的专题培训。”
记者:李恒强 文/图(云南日报)
编辑: 李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