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印记】华丽蝶变六掌村

2020-05-29 15:22:22
来源:云南网

干净整洁的六掌村面貌

  青山环绕,流水潺潺,青山绿水交相辉映。夏天的文山州砚山县蚌峨乡六掌村,一派欣欣向荣景象:干净整洁的进村硬化道路,一栋栋新楼房错落有致,崭新的太阳能路灯一字排开,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生动画卷扑面展开。

  地处砚山县东南部的六掌村,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村寨,曾经的六掌村经济来源单一,群众思想观念落后,2014年,六掌村714户3050人中就有建档立卡贫困群众324户1479人,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占比一度高达45%和48%。这是一个典型的深度贫困村,村民出入走烂泥巴路、住危土坯房,是当时大多数村寨与农户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

干净整洁的六掌村面貌

  为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六掌村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在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环境卫生整治和移风易俗等工作中的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发展新思路、新办法、新模式,对全村基础设施、特色产业、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以及农民能力素质提升等进行了布局和规划,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促进了乡村综合治理。目前,全村32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479人全部如期脱贫。

  村里有好的“掌门人”

  近日,记者来到六掌村,与当地群众聊发展,谈变化。当问及这几年村里为什么发展得这么好,秘诀在哪里时,村民们都异口同声说出了村党委书记李太学的名字。

蚌峨乡六掌村村书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前几年村里什么都没有,能发展到今天,都是李书记带领我们发展起来的。”村民们告诉记者,以前,村里无集体收入、无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无水泥硬化道、无自来水、无路灯,畜禽粪便随处见,垃圾乱堆乱放,“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腿泥”。

  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作为六掌村的“掌门人”,李太学用好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把扶贫工作作为一场提升农村品质形象、优化生态人居环境、展现农民精神风貌的攻坚战役。

蚌峨乡六掌村村书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为摸清贫困实情,他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与驻村工作队一道,走遍了全村所有农户,并结合村实际,制定了六掌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和精准扶贫实施规划,建立脱贫攻坚规划执行制度,挂图作战。

  多年来,李太学积极向州县相关单位申请项目支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900余万元,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完成了道路、农田水利、活动室、路灯亮化等三十多个项目建设。在他的带领下,目前六掌村已基本实现了“组组通公路、户户不湿鞋”和农田旱涝保收的目标,群众生产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党组织活动有阵地,村民娱乐有场所、休闲有去处,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有了明显提升。

六掌村四代同堂一家人

  如今的六掌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幸福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随处可见脱贫攻坚带来的新变化,随处都可以听见群众的欢声笑语。

  “要实现真正脱贫,做实脱贫攻坚发展基础和改变群众思想观念是关键。”李太学说,村党委把为民办实事好事作为脱贫攻坚的头等大事来抓,确立了“夯基础、惠民生”的工作思路,现在的六掌村,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更加生态宜居了,为下一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良好基础;另一方面,通过把扶贫与扶志结合起来,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思想教育和宣传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摆脱困境的信心,依靠拼搏进取和勤劳改变贫困现状,创造美好新生活,贫困群众精神面貌变好起来。

六掌村黄桃种植 记者 张彤 摄

  产业发展让群众鼓起钱袋子

  走进砚山县龙源养殖服务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只见在山上放养了一天的高峰牛在成群结队归来,一头头壮硕的高峰牛边走边咀嚼摆尾,不时还争相哞叫,蔚为壮观,成为山区里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寂静的山村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黄牛养殖成为六掌村重要的脱贫致富产业

  “我家总的养13头牛,前段时间已卖了5头,收入4万多元,现在我家光荣脱贫了。”说起养牛,六掌村龙舍中寨村村民卢安配迫不及待地跟记者算起了养牛增收账。他说,起初是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李太学给的牛种,现在牛繁殖起来了,接下来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把养牛的事业做大做好。

  卢安配曾经是龙舍中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除了种植一些庄稼外,家里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原来住的是毛坯房,家里像样的东西都没有。”说起当时家里的境况卢安配直摇头。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党的各项政策惠及贫困户,在扶贫政策支持帮扶下,卢安配在拆掉了自家危房的同时,也开始探索思考如何通过自身努力加快脱贫的问题。

黄牛养殖成为六掌村重要的脱贫致富产业

  有一天,他听说村党总支书记李太学成立了一个合作社,发展养殖本地高峰牛,他很羡慕,提出要去看一看的想法。当看到李书记的合作社搞得这么成功时,他赞叹不已。

  他找到了村委会领导谈他的想法,村委会领导很支持,鼓励他要不断扩大发展。卢安配开始了他的“养牛脱贫路”。

 

六掌村漆树种植产业

  在实施脱贫攻坚进程中,六掌村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一项富民工程来抓,李太学带头成立了龙源养殖服务型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养殖生态高峰牛为主。合作社建立以来,李太学积极探索股份扶贫机制,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辐射带动全村305户农户发展生态高峰牛养殖450余头。

  为加快脱贫步伐,六掌村多次召开产业发展群众会,促进巴西菇、白香果、清脆李、漆树、香椿、林下生态鸡等种养植产业的发展,产业遍地开花,目前,种养殖业在六掌村已呈现出一定的规模,集体经济有了一定的收入,村民的口袋也开始“鼓”了起来。

  “街长制”扮靓美丽村庄

  一大早,六掌村龙舍中新寨就开始热闹了起来,身着迷彩服、佩戴红色袖标的党员突击队正带领村民打扫环境卫生。

六掌村党员突击队成为乡村建设的主力军

  “原来村里脏乱差现象较为突出,牛粪和垃圾特别多。”龙舍新寨街长陆安泽说,自从实施“街长制”和成立党员突击队以来,通过带领群众搞好环境卫生,监督群众放牛要带铲子,牛拉屎就立即铲走,不及时清理就罚,同时,按期开展“周三环境整治日”,每周三集中打扫环境卫生一次,对道路堆放垃圾和道路杂草进行清除,现在村里环境卫生变好了。

六掌村党员突击队成为乡村建设的主力军

  “我们这里环境卫生除了村道,各家的庭院也检查。”陆安泽告诉记者,打扫干净的庭院在门前挂绿牌,不干净的挂红牌,让村民在评比中看到差距,村民打扫卫生的积极性高涨,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据介绍,六掌村“街长制”将责任细分到街长、副街长具体负责,责任到人,制定《六掌村“街长制”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六掌村村规民约》,做到了协调有人牵头、片区有人负责、工作有人督促、任务有人落实、问题有人督查、短板有人追踪、成效有人检验,在全村形成共建共管的制度体系,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同时,成立党员突击队12支,组织62名党员定期带领群众开展村内环境卫生和庭院卫生整治,清理卫生死角,确保道路干净整洁。

砚山县蚌峨乡六掌大寨·活动室建设前后对比

  “街长制”实施以来,村民们养成了爱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脏乱差”现象得到彻底改变,现在的六掌村村头寨尾见不到成堆的生活垃圾,在村中道路上见不到牲畜粪便和果皮纸屑,家家户户农户的庭院干净整洁,生产生活用具摆放井然有序,村庄清洁优美宜居,乡村治理一步步走向制度化、精细化,开启了乡村环境卫生治理新模式。

  如今,呈现在记者眼前的六掌村,山清水秀、天蓝水绿、静雅秀美,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在六掌村徐徐铺开。六掌村也因乡村治理成效显著,2019年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干净整洁的六掌村面貌

  乡村从乱到治,产业从无到有,道路从泥泞到平坦,宽敞的活动场,崭新漂亮的安居房,时下的六掌村处处呈现出文明、和谐、富裕的新气象,正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康庄大道阔步前进。

  六掌村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编辑: 李文君
【扶贫印记】华丽蝶变六掌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