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五一”旅游,听听他们的声音:关于“耐心”
【编者的话】
今年的“加长版”“五一”假期,让一切又流动了起来。人们走出家门,拥抱山水花草,拥抱夏日艳阳。
云南旅游业在恢复中有序升温。5月1日至5日,全省累计接待游客996.62万人次,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的66.8%。
旅游新业态新模式火起来了,文旅人也忙起来了。假期过后,文旅专家、业内资深从业者从他们的视角,洞察旅游吃、住、行、游、购、娱6大要素的发展新趋势。
昆明一家新开业的Loft酒店内景
耐心调整和升级住宿产品,迎客来
云南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学院院长杨红波说,比起清明节假期,全省住宿业入住率在“五一”小长假期间有了一定幅度的增长。表现最为亮眼的莫过于精品民宿,在自驾游、周边游、乡村游等成为大众首选之后,一些风景优美、交通便捷的景区周边精品民宿变得炙手可热,在5月4日前处于满房状态的民宿不在少数,而部分国际品牌连锁酒店,在周边民宿满房的火爆形势下,平均房价提高了2至3倍,且仍能保持满房状态。
从对省内各主要城市不同住宿业态的抽调情况看,截至5月4日,除了少数酒店尚未复工外,昆明市的国际高端品牌酒店入住率约为35%至45%,国内五星级酒店与之相比约低了5个百分点。少数连锁精品酒店、连锁经济型酒店出租率高达80%以上。不过,昆明市的四星级酒店出租率仅为15%至25%,部分州(市)的三、四星级及相同档次的酒店情况较好,出租率约为50%至60%。
根据云南省饭店行业协会秘书处抽样统计,“五一”期间,全省三星级以上的星级酒店90%以上的客源来自省内,多以协议订房和网络订房为主。在“五一”小长假前,各酒店结合自身特色,推出系列宣传促销活动,全省范围内使用的旅游消费券也可以在很多酒店使用,带动住宿消费市场进一步复苏。
“目前,大家的出行愿望虽然强烈,但大部分消费者的防护心理仍较强,对在外住宿依然持观望态度。酒店消费市场整体恢复需耐心等待。”杨红波说。
她分析,疫情之后,人们会更趋向于选择方便度假、适合康养、配套休闲的地方住宿,会以更利于防疫的自驾游方式出行,这会是出游的常态。同时,这也倒逼城市商务型酒店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产品调整和升级,度假型酒店进一步完善硬件舒适度,提升服务精细度,各类型住宿企业会更重视营销方式的多元化、运营的专业化以及顾客对品牌的长期粘度。
记者 李吒(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