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味云南,卷在饵块里的小确幸

2020-05-03 14:59:12
来源:新华网

  春来花开,昆明城逐渐恢复往日的热闹。忙碌的人们在每一个清晨穿过冷清许久的大街小巷,回到熟悉的工作岗位。在不起眼的巷口,53岁的钟赵贤在时隔2个多月后再次掀起老昆明饵块店的卷帘门,这个不足3平方米的小店面,在过去8年里温暖过无数昆明人的早晨。

钟赵贤正在制作烧饵块(4月14日摄)。新华网 陈露 摄

  火炉前的守候

  饵块,一种云南特有的米制食品,蒸煮煎炸炒皆宜,而放在炭火或电炉上烤制的烧饵块,是昆明人早餐最钟情的品种。赶路上班的人们稍等几分钟便可获得一份即可饱腹又不失滋味,更可方便携带的早餐。常吃饵块的人往往有自己长期固定的消费门店,看似千篇一律又简单乏味的大米制品下,卷着每一家饵块店五花八门的核心风味。

  早上六点是钟赵贤起床的时间,在家准备好炸洋芋丝、煎鸡蛋,煮好用于磨豆浆的黄豆便下楼开店了。小小的店面里,钟赵贤灵活自如,烧水、摆料、开炉、烧制饵块,腾挪转换间,城市里最早的食客已经守候在温暖的火炉旁,等待一份内涵丰富的烧饵块温暖空虚的肠胃。

烤制饵块(4月14日摄)。新华网 张楠 摄

  烧饵块的关键在于火候,火大了饵块容易糊,火小了饵块烤得太慢,着急上班的人们难以等待,在烧饵块的过程中要不断翻动,使整个饵块均匀受热。当饵块表面有浅浅的焦黄,同时因为热气而鼓起时,一片饵块便烧制完成了,但烧饵块美味的秘密还在后头。

  烧饵块的万千变幻

  “要甜口还是咸口?要不要辣?加不加油条、香肠、鸡蛋?”一份烧饵块,因为涂抹酱料和包裹配料的不同,可以组合成完全不同的滋味。每一家饵块店都有自己独特的酱料和配菜组合,对应着不同人的口味。因此,对于食客是否喜欢自家的烧饵块,钟赵贤看得很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口味,喜欢吃我家的他就来了,不喜欢的就不来了。”

钟赵贤制作的各类酱料(4月14日摄)。新华网 张楠 摄

  钟赵贤的配料都由自己亲自制作,大致可分为甜咸两种,甜酱包括花生酱、芝麻酱、香菇酱,咸酱有麻辣酱、香辣酱和卤腐,另外还有豆豉、榨菜、腌菜、香菇、洋芋丝等配菜,这些简单而用心的味道捕获了不少食客的味蕾。热腾腾的饵块涂抹一层薄薄的酱料,再包裹随心所欲的配菜,紧紧卷起,一份专属于个人口味的“定制早餐”便完成了。一口咬下,饵块散发出淡淡的米香味,和酱料配菜的丰富滋味融为一体,浓淡相宜,令人回味。

  根据钟赵贤的开店经验,昆明人一般爱吃甜口,而来自其他州市的顾客爱吃咸口。虽然店面位于偏僻的小巷中,但依赖大量回头客的光顾,钟赵贤小小的店面热闹了8年,不少老顾客搬家后还会特地回来吃饵块。一些口味专一的顾客,连续几年都不曾改变口味,来到钟赵贤的店前,不需只言片语便能得到一份味道熟悉的烧饵块。

  城市丛林里的自由灵魂

  烧饵块并不是钟赵贤的第一份生意,孩子上初中时,钟赵贤来到昆明打工,但枯燥受限的工厂生活让天性自由的钟赵贤难以适应,她开始学着做生意,但第一份生意就失败了。

  真切体会到创业风险的钟赵贤,依然选择自主经营这条路,多年来,她卖过菜、开过豆浆店、做过炸洋芋和奶茶,最终在2012年开了这间烧饵块店。

钟赵贤在店内忙碌(4月14日摄)。新华网 张楠 摄

  “做生意就是自由,家里有什么事随时关起门就去了,也不用请假,挣不挣钱都没关系,只要能生活就行。” 钟赵贤介绍,受到自己的影响,目前儿子和儿媳也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在昆明开了两家奶茶店。

  由于烧饵块主要供给上班族的早餐,钟赵贤每天早上六点半开门,十二点左右便关门休息。每天下午关店后的时间,是属于钟赵贤的家庭亲子时光,带孙女、买菜做饭、到儿子的奶茶店帮点小忙,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让她觉得幸福快乐。

钟赵贤将制作好的烧饵块递给顾客(4月14日摄)。新华网 张楠 摄

  坚持下去,未来一定会更好

  疫情期间,闲不住的钟赵贤在家吃不香、睡不好,许久没有吃到她家烤饵块的老顾客也都想念起了这个味道,常常询问她什么时候能够开门。

  从1月开始停业,3月,钟赵贤的烧饵块店恢复营业。去年生意好的时候,钟赵贤一天可以卖出一百多个烧饵块,如今一天只能卖掉五六十个。刚复工时,钟赵贤开店的收入一度仅够维持房租费用,但她依然坚持了下来,挣钱并不是她开店的主要目的。“我们这个年纪了,也不希望能挣多少钱,每天早起开店就当锻炼身体了,很快乐,管它挣钱不挣钱。”

钟赵贤在店内等候顾客到来(4月14日摄)。新华网 陈露 摄

  对未来,钟赵贤依旧乐观,虽然每天门店前比往常冷清许多,她依旧六点准时起床,六点半开店,一切一如往常。钟赵贤相信,只要坚持,生意一定会慢慢变好。

  记者 陈露(新华网)

编辑: 刘周
风味云南,卷在饵块里的小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