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全产业链扶贫助力梁河旅游热起来

2020-04-16 10:04:01
来源:云南日报

  推出具有地方风情的扶贫旅游产品,进几户特色农家感受脱贫攻坚的实在成果,再带一批生态“土货”满载而归……4月15日,华侨城云南世博集团(以下简称“世博集团”)参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旅游扶贫开发的各方成员单位再次召开视频会议,大家大开脑洞,对如何推动梁河县文旅全产业链活起来、热起来攒集“金点子”。梁河县九保阿昌族乡是世博集团的挂钩扶贫点。世博集团充分发挥深耕云南全域旅游的优势,千方百计盘活梁河县的文旅资源,并努力将其转化为具有市场效益的旅游产品。

  打造旅游产品,欣赏民族风情,感受家国情怀,体验康养乐趣。梁河是美丽的葫芦丝之乡,不仅有毓秀清新的生态环境和风情万千的多民族文化,也有不少红色旅游资源,如三眼井抗日阻击战遗址、德宏第一个党组织纪念馆、李根源故居等。近期,世博集团旗下的云南省国际旅行社经过踩点后,正在研究商讨几款旅游产品的可行性。“虽然梁河县不是传统的旅游热点目的地,但其1秒出水6公斤的龙窝温泉、如山水梯田一般的万亩茶园、香气浓郁的回龙茶、保存完整的南甸土司府等都会激发疫情过后游客们对康养游和生态游的热情。” 云南省国际旅行社总经理杨楠说。

  进几户农家,看脱贫攻坚的实效。梁河旅游线路仅有观光还不够劲,视频会议特别提到将“走进农家”作为完善和优化体验的重要一环。“先培育几户有条件接待游客的农家,游客走进农家,吃农家饭,住农家房,带农家货。”世博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提升当地文旅从业人员的接待技能,去年,集团在梁河县开展了乡村旅游扶贫和旅游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共100余人参训。今年5月,世博集团计划分别针对当地旅游管理者和旅游从业人员开展两期培训,为增强梁河县的旅游“软实力”打基础。

  带一批山货,布局产业,带动乡村旅游。“合作社百香果种植基地第一批果将在6月底上市,游客们不仅可以参观、学习百香果的种植过程,还可以对它们进行认养和认摘,果子成熟后可以直接快递到家。”世博集团下属的云南旅游产业扶贫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鹏介绍,自2017年成立梁河县世博农业专业合作社以来,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已在蛋鸡养殖、农产品节庆专销、百香果种植等几大版块助力农户增收。以百香果为例,去年1月,合作社为60余户帮扶对象发放了分红资金共计4万余元。“尝百香果、吃百香果鸡、品百家乐,来梁河旅游可以很香!”陈鹏有信心地说。

  【思考】

  旅游扶贫,如何把游客引进来?

  “梁河环境优越,适宜养生。”“梁河物产丰富。”“葫芦丝文化是这里的特色。”提到梁河县,经常可以听到类似这样的话语。业内人士认为,要把梁河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真正转化为对游客的吸引力,需要系统性的工程。同时,围绕消费需求,可以从小处着眼、从吸引本地游客开始,一步一步拓市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旅游产品内涵、特色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云南省旅游规划研究院暨中国旅游研究院昆明分院副院长蒙睿认为,梁河发展旅游需要牢牢抓住当地的文化特色。例如,打好葫芦丝的音乐文化牌,尽快围绕葫芦丝形成旅游文化项目,并做大做强。“讲好在梁河生活的人的故事,也可以起到突出梁河风土人情的作用。”世博集团驻村扶贫工作队负责人说,他们准备从驻村工作队队员的故事出发,通过讲述队员们对梁河的“乡愁”,引发更多人的情感共鸣。

  此次疫情影响下,大众对康养旅游的需求增加,这也给梁河旅游业带来机遇。世博集团驻村扶贫工作队负责人表示,他们接下来将着力推广九保阿昌族乡的百香果、回龙茶等生态食品、饮品,以绿色美食吸引游客。还准备设计草莓、百香果、回龙茶的采摘体验活动,丰富游玩内容。

  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有本土人才的支持。蒙睿认为,此次疫情催生了线上培训的兴起,目前云南省旅游规划研究院与腾云公司合作推出的“云上文旅学院”正在探索学习新方式,建议梁河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加大旅游扶贫的人才培养力度。

  蒙睿还建议,梁河应抓住当前云南大力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的机遇,以及与腾冲等旅游热点地区邻近的优势,“近水楼台先得月”,缩小与热点地区的交通距离,合力吸引游客,共同分享客源。同时,引进更多的项目,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特点以及高速公路建设的机遇,加快建设高品质半山酒店,特别是茶主题的半山酒店。

  记者 :王欢 刘子语(云南日报)  

  图片由受访对象、梁河文旅局提供

编辑: 李文君
世博全产业链扶贫助力梁河旅游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