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润五龙,惊喜连连

2020-04-09 09:31:59
来源:云桥网

  清晨,湿润的雾气弥漫车道,成片的枇杷林和正在挂果的柠檬树若隐若现。“今天运气不太好,不然,这里是观云雾的最佳地点。”3月31日,从曲靖市师宗县至此行目的地的山路上,带路的乡政府工作人员张森一路介绍着家乡的美景美物。一个小时后,到达了河谷槽区,也就是素有“小西双版纳”之美誉的五龙乡。

  然后,在乡主要干道驱车不久,一片秀美的水景跃然眼前:一面似绿镜一般的五洛湖;依它向上望去,层层叠水瀑布顺流而下。这里,正在按照“景镇合一、生态水乡”的理念,传承和发展壮乡文化,打造壮乡水生态小镇。小镇与菌子山、凤凰谷、南丹山景区融通。它的建设过程,给五龙乡带来了惊喜连连。

  11阶叠水瀑布

  “五龙”,是路稠河、板江河、蜡门河、江龙河、牛尾河5条河汇合之意,这儿是一个以壮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乡。省道以河线贯穿而过,立体气候明显、自然环境优美、民族风情浓郁,宜居宜游。

  最美的风景是水,最亮的颜色是绿。3年前,五龙壮乡水生态小镇开始建设,如今叠水瀑布、五洛湖、水车、百果园、绿道、小岛雏形初现,它的出现,让乡里和周边的老百姓眼前一亮,赞不绝口。

  “几年前,我在昆明的一家银行工作,从父母断断续续发来的照片里,发现五龙生态环境连连‘升级’。我就辞去了城市的工作,选择回到这里,在绿水环绕的地方生活,千金都买不来。”张森有些得意地说。

  清明前夕,正是踏青的好时节。家住五龙乡“隔壁”罗平县的游客龙小妹带着两个女儿慕名而来。“在离家30分钟车程的乡镇能有这么一个有水、有山、有花、有果的生态公园,是亲子短途游的不二之选。”

  眼前,以腊门、江龙两条顺山而下的河水而营造的11阶叠水瀑布是水生态小镇的核心景观。纵观小镇版图,它所依托的绿色生态资源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规划范围内群峰叠翠,溪河纵横,旅游资源多样:凤凰谷是国内唯一生命文化主题公园;菌子山是中国古老马缨花杜鹃自然群落,最长的树龄达1400余年,同时也是云南最大的杜鹃花自然群落和云南最大的原生态露营地;南丹山雄奇险峻;龙庆乡黑尔村风情万种。

  五龙乡党委书记牛电斌介绍,水生态小镇围绕 “一主四副”打造。“一主”即为水生态,“四副”分别为水养生、水娱乐、水文化、水休闲,规划建设叠水瀑布、五洛湖、水上乐园、壮乡水寨、水乡农旅双创园及康养中心等核心项目。项目预期在2022年完成。

  在他看来,公园、绿地、江河串联在一起,一头连接乡镇,一头连接自然,绿色沿着小镇铺展开来。“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景,正在为生态做“加法”的绿色发展理念与行动中,一步步化为现实。

  天天“三月三”

  探访五龙乡时,壮族每年最重要的节日“三月三”刚过。由于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取消了“三月三”的聚集性活动,镇街少了以往的热闹,但是当地的农家乐和饭馆仍然留有浓浓的节日余味。

  “米饭染着吃,牛肉烧着吃,小鱼舂碎吃,糯米包着吃”。以往每到这一天,男女老少聚集起来对唱山歌,抒发情感,祈求风调雨顺。五龙乡也不例外,壮族老百姓们制作五色糯米饭、染彩色蛋、打扁担……多年来,五龙乡连续成功举办了多届“三月三”民俗文化旅游节,吸引了周围文山、广西、贵州的游客纷纷前来。

  “壮族文化是五龙乡的主导文化,五龙乡的文旅发展要以壮族文化为媒,向多元文化发展。”牛电斌说,五龙是云南少有的壮族分布地区,壮族文化特色显著,使其有条件成为云南壮家风情的标志性景区。“来到这的人,不仅能每天都感受到‘三月三’的氛围,而且从“吃住行游购娱”各个方面都感受到自在、舒服。”

  去年以来,五龙乡进一步精准定位、科学规划,延伸旅游线路,丰富旅游内涵,提速文旅产业转型升级。

  水生态小镇门口新落成的壮族民俗传习馆,是游客了解壮乡的第一站。师宗木雕传承人饶航铭的模型作品壮族“吊脚楼”告诉人们“壮居”的设计奥秘;制作糍粑、牛干巴、舂鱼、花米饭的古老工具一排排摆开,诉说着“壮食”的魅力;有年头的壮锦织布机搭配具有现代设计元素的壮族服饰、女士手包、竹编工艺品等文创产品,见证着“壮品”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步伐。

  多年未至五龙乡的曲靖市骑行爱好者孙德忠原本只是想换一条线路“踏青”,没想到路过“腊门”片区,也就是水生态小镇的所在地,发现曾经的大片稻田换上了新颜,顺着绿荫大道和瀑布阶梯缓行而上,他好像找到了“新大陆”,迫不及待地发了一组照片到朋友圈,向骑友们推荐来自五龙乡的“惊喜”。

  “我们规划再用3年的时间,大力招商引资,实施小镇智慧化建设,布局一批休闲、娱乐、体验、住宿、餐饮项目,完善小镇旅游配套、提升旅游服务水平,规范景区管理,努力争创省级特色小镇。与此同时,同步开发南丹山风景区,提升菌子山、凤凰谷景区,实施小镇与南丹山、菌子山、凤凰谷融通工程,打造滇东旅游环线重要的游客集散地。”

 

  白色桑葚四季柠檬百果香

  水生态小镇的四周,被一片绿色的果林紧紧包围,这个被称作“百果园”的果林也如它的名字一样,种下了很多“稀奇”的水果。

  “再过段时间,就可以吃白色的桑葚了。你们闻,这些四季柠檬的花也有股柠檬味。再看那边,泰国三红柚苗刚刚种下不久。对了,我们种的红心芭乐、莲雾都可以排毒抗衰老呢!”百果园的本地投资者韩小纯对自己选中观光热区水果项目的眼光很有自信。

  百果园是沪滇扶贫协作项目,2019年上海帮扶资金投入150万元,韩小纯作为本地投资商出资300余万,在这片约200亩的土地上因地制宜,栽植了40余个热区水果品种1万余棵。

  韩小纯的算术逻辑里,果园的投入至少需要5年才能看到收益,但果园产生的“除法”效应却能立竿见影地惠宜周边。“果园带动了周边新庄科村、狗街村等有条件的村庄流转土地150亩,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67户近300人。”他介绍,该项目采取“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的运作模式,由村委会协调土地、合作社利用沪滇扶持资金购置苗木、平整土地、安置水浇设施等,贫困户以土地入股参与建设。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劳务投入年可获取收入1.5万元。建成达效后,又通过入股分红增加户均收入。

  在小镇的另一头,“余晶凤壮锦工作室”因绣而生的“除法”也同样美丽。

  “广西的民族服饰店又订了6000元的货。”复工复产后,工作室的姐妹们哼唱着壮族小调又忙活了起

  “五龙乡最美、最多的那不就是水喽,我们的服饰也取材于水,不仅卖给壮族,也要让来这里的游客心满意足地带走代表五龙的特色旅游产品。”“余晶凤壮锦工作室”的主人余晶凤乐呵呵地介绍,壮族服饰上绣工最精致的绣片都是以绿色和蓝色为底色,代表的就是五龙的山水。

  余晶凤站在柜台前,得意地展示着她和姐妹们的作品。“桌布、手工包、鞋子这些小东西,都是方便带回家的伴手礼!还有装裱好的壮锦画,每幅价格约几千元,很多游客都喜欢带回去挂在家里。”

  别看工作室门面不算大,但产值却不可小觑,每年销售壮锦、刺绣服饰1万余件,每位绣娘年收入平均2万余元。

  对于姐妹们来说,壮锦给生活带来的“除法”效益,随着壮乡水生态小镇的完善和知名度的提升而越来越显著。

  “订单多了、展示多了,我的小门面里纺织机都放快不下了。最近,我正打算把工作室搬到更宽敞的二楼,目前正在装修呢。之后,会分隔出姐妹们的作业区和产品的展示区。以后,游客来这里有欣赏有体验有购买,乐趣多。”余晶凤咧嘴笑道。

  【记者手记】

  文旅发展,拨弦生态优先之曲

  高质量区域文旅发展像奏一曲琵琶曲,无论指法如何变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主旋律、主基调不能变。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在五龙乡采访,遍布各处的水和绿让人不禁想起白居易的《琵琶行》。

  壮乡高端民宿正在电焊嫁接框架,百果园里的工人宿舍粉刷着墙壁,壮锦纺织机“嗡嗡嗡”的踩踏声于耳边此起彼伏。

  它们,急速地弹拨着发展之音。

  凤凰谷女儿湖荡起的浅波,水生态小镇里的水车缓缓“抚摸”着柳叶,叠水瀑布温柔地降落。

  它们,柔情地拨动着生态之音。

  餐馆门口的刺桐花落下,店家舍不得扫去,索性捡起来,放在漂亮的玻璃小缸里再欣赏几天。当地人对于生态的呵护,小心如此。

  五龙乡文旅发展的主旋律,是由其生态基因而决定的。

  溶洞、峡谷、瀑布、溪流、湖泊、山花、云海、生命文化、民族风情,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五河纵横,处处有风景,处处景不同。

  而五龙乡文旅发展的节奏,是特色产业来拨动的。

  听当地人说,曾经,以椪柑、脐橙等为代表的热区水果曾是师宗县响当当的名片,但由于品种更新不及时,技术管理跟不上,热区水果一度风光不再。现在,在沪滇协作项目的支撑下,几个柠檬项目和百果园项目落地,通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投入带动旅游观光产业发展。乡亲们不仅捧上了“产业饭”,也捧起了“观光饭”。

  此外,对于壮锦这一活态文化来说,也不断出新出人。乡里通过引入“祖氏滇绣”技术培训,手工刺绣的品类拓宽了,传承保住了,订单增多了,壮乡特色的文创产品随着水生态小镇建设蓄势待发。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认准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主调,将来的水生态小镇一定落落大方,养心养眼。

  记者: 王欢 李文君 (云桥网)

编辑: 李文君
水润五龙,惊喜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