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变文旅人|从“带你游云南”到“带走云南”

2020-03-06 10:06:39
来源:云南日报

  【编者的话】

  在困难中主动出击,云南文旅人见危识机花样多。他们的奇思妙想居然被困难激活了,他们变着花样把云南的美景、美食、美物介绍给世界。他们勇立潮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他们相信:七彩云南的缤纷之美,无论哪一种,都一样令人心动。

  3月5日,云南旅游人曹黎的微信名改为“带走云南”。曾经,他们做的主要工作是“带你游云南”。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旅游人暂时停业,其中不少人面临着失业的危险。2月中旬开始,在很多行业积极复工复产的时候,曹黎开起了直播。他不仅自己带货,还为导游们教授“云带团”的秘诀。于是,有了“带走云南”直播团队。

  跟曹黎聊天,有一种“云上跟团”的感觉:天马行空,不过,他不仅敢想还敢做。

  曹黎认为,云南导游带团,不仅要把天蓝土净的云南旅游“硬件”带出去,也要把旅游市场整治过后展现的文明新风尚的“软件”带出去,还可以顺带把云南的特产即“云品”带出去。

  在旅游行业摸爬滚打20多年,曹黎做过一线导游,如今一边做旅行社老板一边做“云品”电商,而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他在危中识机找到了“导游直播学院”的发展新天地。

  用现在的流行语说,他是典型的“斜杠青年”,即不再满足单一职业的生活方式。曹黎说,能够尝试在不同领域打拼,都是导游这个职业给打下的基础。“在带团中,学会了如何待人接物;在讲解中,必须熟悉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因此,导游这群‘最会讲故事’的人是自带‘直播基因’的。”

  曹黎不仅是旅行社老板,也是旅游社交电商平台“带走云南”的创始人。早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前,他就已开始通过直播将云南原生态的鲜花和水果推荐出去。“一场直播通常需要2—3小时,十分考验直播人对地理、人文、民俗的知识积累。不仅如此,熟悉直播规则,清楚直播按钮的玩法也很重要。”经过自己的试水,他在直播间交到了不少朋友,也带出了许多山货。

  在疫情的催化作用下,近期曹黎有了新计划:培养1000名直播导游,将直播场景广泛运用于生活和工作中,比如在出团前告诉游客此刻云南天气如何、可以吃到什么美食;再比如发挥人熟、地熟的优势,将“云品”推荐给四面八方的朋友。如今,直播学院已全面招生,30多名导游成为第一批学生。

  记者 王欢 熊燕(云南日报)

编辑: 刘周
百变文旅人|从“带你游云南”到“带走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