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国家卫健委:3月16日新增确诊病例21例 严防境外输入

2020-03-17 10:55:42   来源:新华社

  记者17日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了解到,3月16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1例,新增死亡病例13例(湖北12例,陕西1例),新增疑似病例45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930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105人,重症病例减少202例。

  截至3月16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8976例(其中重症病例2830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68679例,累计死亡病例322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0881例,现有疑似病例128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681404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9351人。

  湖北新增确诊病例1例(武汉1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893例(武汉836例),新增死亡病例12例(武汉11例),现有确诊病例8701例(武汉8304例),其中重症病例2782例(武汉2695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55987例(武汉39220例),累计死亡病例3111例(武汉2480例),累计确诊病例67799例(武汉50004例)。新增疑似病例0例(武汉0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武汉1例)。

  3月16日0—24时,新增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0例(北京9例,上海3例,广东3例,浙江1例,山东1例,广西1例,云南1例,陕西1例)。截至3月16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43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235例:香港特别行政区157例(出院88例,死亡4例),澳门特别行政区11例(出院10例),台湾地区67例(出院22例,死亡1例)。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下一阶段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精准防控坚决防范境外疫情输入工作。

  会议强调,当前境外疫情呈现快速扩散态势,我国在外人员众多,境外留学生等重点群体回国意愿强烈,境外输入性病例明显增多,防范疫情反弹压力持续存在。疫情防控形势出现的重要变化,给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会议要求,卫生健康系统要保持清醒头脑,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继续加强当前境内疫情防控措施,着手制定应对大流行的预案和方案,细化实化各项境外疫情防范应对措施,严防疫情传播、扩散和蔓延。

  一是坚决打好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继续把医疗救治放在第一位,加强出院病例健康管理。继续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抓好社区防控工作。加强群众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深入排查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北京市要充分发挥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作用,确保首都安全稳定。各地要充分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加强重点人群、公共场所、重点单位防控,构筑起群防群控的人民防线。

  二是严防境外疫情输入。协调加强“境外管控关”,开展境外疫情风险研判,根据疫情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严格入境人员“口岸检疫关”,对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的人员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和医学排查。严把“境内防控关”,对境外人员境内落地进行精准跟踪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三是全面落实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

  四是逐步恢复正常医疗服务。

  五是持续加强与世界卫生组织、欧盟等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中日韩、中国-中东欧、中国-太平洋岛国、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等平台作用。促进临床和科研紧密衔接,争取尽早获得突破性成果。加强宣传引导,主动回应社会关切。

  记者:刘羊旸 王秉阳(新华社)

  链接:

  如何依法防控境外疫情输入——权威部门回应焦点话题

  世界卫生组织16日说,中国以外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数已超过中国累计确诊病例数。全球疫情快速蔓延形势下,我国如何依法防控境外疫情输入?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当天举行新闻发布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国境卫生检疫、邮轮疫情防控、航班停靠专区、近期入境情况等回应公众关切。

  入境伪报瞒报?五部门明确可追刑责

  16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境卫生检疫工作 依法惩治妨害国境卫生检疫违法犯罪的意见》,提出六类可能定罪入刑的妨害国境卫生检疫行为。

  海关总署政策法规司司长王军说,一些入境人员怀着侥幸心理,采取各种手段拒绝申报,或者不如实申报健康状况,不配合体温监测;还有一些入境人员明知自己已经出现了发热、干咳等染疫的症状,或者曾经去过疫情严重的地区,故意隐瞒发病情况和境外旅行史等。

  “甚至有人采取吃退烧药等方式降低体温,掩盖发热症状,在海关卫生检疫环节蒙混过关,入境以后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导致与其密切接触的人员被感染或者被隔离观察,给公共卫生安全造成重大风险。”他说,依照刑法规定,结合刚刚出台的意见,上述行为就可以“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定罪处罚。

  如何有效管控风险?全国边检机关逐一排查、信息共享

  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3月11日以来,全国陆、海、空口岸的入境人员日均12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八成多。其中,乘国际航班入境的人员日均2万人次。

  尽管入境人员少了许多,但日均12万依然不是个小数目。如何知道哪些入境人员有风险呢?

  国家移民管理局边防检查管理司司长刘海涛说,入境人员从境外登机、起飞到入境等关键节点,其信息会有一个提前掌握和排查过程,有关结果将会作为口岸海关检疫部门重点关注和处置的依据。

  全国边检机关会对每一名入境人员逐一、认真开展边防检查和询问,查验护照证件。同时,入境人员数据库会根据有关机构共享的信息,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并向各地联防联控机制推送提示信息,实施有效管控。

  截至16日,全国边检机关共发现在境外疫情严重国家和地区有旅行史的入境人员6.7万余人次,已及时通报入境地的海关部门进行重点检疫。

  如何保证返乡“路上的安全”?在运输环节实现闭环管理

  从疫区归国后,不少人员会返回家乡。在这一过程中,确保“路上的安全”,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任务。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副局长杨新宅说,交通运输部门会同外交、公安、海关、移民、民航等相关部门,建立了信息共享和协同联动机制,及时掌握从疫情严重国家入境人员的身份信息、健康状况、经停地、目的地等信息和运输服务的需求,提前组织制定专门运输方案。

  “根据客流状况,灵活选配大中小型客车,保障运力充足,做到车等人,不能让人等车,避免出现乘客滞留扎堆现象。”他说,采取“点对点、一站式”的运输方式,将入境人员从入境口岸直接运送到目的地城市,做到运输环节的闭环管理,切实避免与社会人员接触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

  在做好车辆消毒、通风、客座率控制等工作的同时,杨新宅还表示,在运输过程中,提前规划好行驶路线,“杜绝车辆在中途上下客”。

  民航:入境航班按风险分三级防控

  中国民航局日前发布第三版运输航空公司、机场疫情防控技术指南,把航班风险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采取不同防控措施。

  对于低风险航班,采取检测体温、机组佩戴医用口罩等措施;对于中风险航班,采取合理客舱布局、减少人员流动、检测体温、机组佩戴医用外科口罩等措施;对于高风险航班,采取尽量减少服务、分区管理旅客、旅客分散就座、在后三排预留应急事件处理隔离区等措施。

  中国民航局飞行标准司司长朱涛介绍,15日起,首都机场全部国际和港澳台航班均停靠在作为处置专区的3号航站楼D区,对于体温异常的旅客,设置了专门的转运程序和路线,以避免接触其他旅客。

  海运:暂停中国大陆港口始发国际邮轮

  随着疫情蔓延,国际邮轮的防疫形势也备受关注。杨新宅说,交通运输部1月底就暂停了中国大陆港口始发的国际邮轮,涉及全球7家国际邮轮公司共10艘国际邮轮。

  目前,中日、中韩之间的客货班轮客运业务也已暂停;要求对尚在营运的来华客班船建立日调度机制,严格控制客座率,并配合登记乘客信息。

  据介绍,对在国际航行船舶上工作的8万余名中国籍船员,交通运输部通过解决船员超期服务问题、发布操作指南指导船舶和船员有效防控疫情、实施网上办理船员证书等便利服务等做法,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是否会包机撤侨?根据实际需求适时安排相关运输任务

  世卫组织日前宣布新冠肺炎疫情从特征上可称为“大流行”。专家提示,目前不建议出境旅游。有人提出,我国是否会在一些疫情高风险地区包机撤侨?

  朱涛说,中国民航局已视情启动了重大航空运输保障机制,开行临时班机或包机,目前共执行了13架次赴疫情严重国家的运输任务。

  “其中,安排7架次临时航班接回我中国公民1101人;执行援外专家组运输任务1架次,运送专家9人,物资11.09吨;执行援外物资运输任务5架次,运输物资78.45吨。”他说,下一步将根据实际需求适时安排此类飞行任务。

  记者:刘红霞 屈婷 白瀛 熊丰(新华社)

编辑: 陈灿霞